视点·观察|民权组织呼吁云视频服务提供商Zoom放弃打造情绪分析软件的计划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在致云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商 Zoom 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利用基于人工智能(AI)的算法来监测与会者情绪的做法,涉嫌侵犯了用户隐私及其公民权益 。有鉴于此,民权组织呼吁 Zoom 放弃打造“情绪分析软件”的探索计划 。
视点·观察|民权组织呼吁云视频服务提供商Zoom放弃打造情绪分析软件的计划
文章图片

据悉,该软件计划使用 AI 技术来分析视频会议参与者的情绪状况 。
而在周三致 Zoom 公司创始人 Eric Yuan 的公开信中,包括 ACLU 和数字权利非盈利组织在内的近 30 个倡议团体,纷纷抨击此类技术不科学、具有操纵性、且存在助长歧视等问题 。

信中写道 —— Zoom 自诩关心其用户的安全与福祉,但这项涉嫌冒犯隐私与人权的侵入性技术,却又让该公司自扇耳光 。
此外收集此类‘深度个人数据’,或使得客户公司成为‘窥探政府当局和恶意黑客攻击的目标’ 。
即便如此,Zoom 产品、数据与 AI 负责人 Josh Dulberger 在接受 Protocol 采访时辩称 ——虽然这些信息属于可用信号,但它们并不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显然,Dulberger 设想利用该技术 —— 比如通过检测与会者情绪在何时出现下降 —— 以便销售代表能够更好地了解视频会议的进展情况 。
但据民权倡导组织所述,情绪追踪软件存在本质上的偏见,因为它假设所有人都会露出同样的面部表情、声音模式、以及肢体语言 。
更糟糕的是,若技术被滥用,员工、学生或其它 Zoom 用户或因‘错误的情绪表达’而受到上级部门的不当惩戒 。
此外对于某些族群和残障人士来说,若放任这种基于硬性编码的刻板印象被部署到数以百万计的设备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
【视点·观察|民权组织呼吁云视频服务提供商Zoom放弃打造情绪分析软件的计划】综上所述,民权倡导团体呼吁 Zoom 在 5 月 20 日前做出不在其产品中部署情绪追踪 AI 的承诺 。遗憾的是,截止发稿时,该公司并没有立即回应外媒的置评请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