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西藏察隅出现雪鹅,蓝色脑袋白尾巴,常吃半夏与大萼党参

北海|西藏察隅出现雪鹅,蓝色脑袋白尾巴,常吃半夏与大萼党参

文章图片

北海|西藏察隅出现雪鹅,蓝色脑袋白尾巴,常吃半夏与大萼党参

文章图片

北海|西藏察隅出现雪鹅,蓝色脑袋白尾巴,常吃半夏与大萼党参

文章图片


广西北海是我国境内鸟类南北迁徙路线的必经地 , 全国约60多种猛禽中 , 在北海冠头岭就能看到近20多种 , 堪称猛禽迁徙集散地 。

来自广东的观鸟爱好者 , 曾在北海冠头岭拍摄到一只在空中翱翔的白腹海雕 。 广西鸟类专家孙仁杰介绍 , 白腹海雕是鹰科海雕属的一种大型猛禽 , 飞翔时的姿态优雅 , 捕猎时异常彪悍 , 然而数量稀少 , 近年来在国内非常罕见 ,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白腹海雕是留鸟 , 常活动于海岸及河口地区 , 分布于印度、亚洲南部、澳大利亚海岸及中国东南沿海、海南岛、西沙及南沙群岛 。
白腹海雕喜欢在广西北海沿海地带捕食 , 此外在广东、海南、浙江、福建等地也有白腹海雕的踪迹 。
01全身黑白分明 , 翼展达2米 , 飞翔时姿态优雅
白腹海雕 , 又叫白胸海雕 , 因为它头部、颈部、胸部及尾部 , 都是白色的 , 因此得名 。 一双翅膀是黑色 , 与洁白的腹部形成鲜明对比 。

像所有海雕一般 , 白腹海雕的尾部很短 , 且呈楔子状 , 不管外形还是战斗力都不输于其他的海雕 。
体长为70-85厘米 , 体重3-5千克 , 当它展开双翅翱翔时 , 翼展约178-218厘米 , 也就是说 , 双翼长度达到了2米 。
长达2米的双翅 , 为它带来了出色的飞行能力 , 那么双爪与鸟喙 , 则为它提供了有利的捕食“工具” 。
它的上嘴为红灰色 , 下嘴蓝灰色 , 尖端黑色 , 弯曲而锋利;它的趾为淡肉色 , 爪子呈现黑色 , 十分有力 。
它们在高空翱翔时 , 不仅姿态优雅 , 而且速度很快 。 如果飞累了 , 它们也可以展开双翅靠着空气的动力自由滑翔 , 这一身与生俱来的本领真是出色 。
白腹海雕是典型的海岸鸟类 , 也是海上和陆地上出色的捕猎者 。 常常都是单独或成双成对在海岸上空翱翔 , 两翅上举成“V”字形 , 有力地煽动着 。 有时候会在海上低飞 , 寻找猎物 。
02天天吃海鲜 , 抓到螃蟹就摔礁石上 , 连剧毒海蛇也敢下手
白腹海雕生活在海边 , 食物资源丰富 , 大有口福 , 不仅可以天天吃海鲜 , 偶尔还会换换口味 , 在陆地上捕食哺乳动物 。

白天出去觅食 , 早晨与黄昏这段时间 , 是白腹海雕捕食最频繁的时间段 。 主要捕食鱼类、海龟和海蛇 , 也会在陆地上捕食蛙、蜥蜴、野兔 。 捕食不顺利时 , 填不饱肚子 , 也会寻找并取食各种漂浮腐肉 。有时候独自捕食 , 有时候夫妻一同出动 。 它们会在水面上空梭巡 , 发现猎物 , 就会箭一般划过水面 , 只见激起一片水花 , 当白腹海雕再度起飞时 , 爪上已经多了一条海鱼 。
白腹海雕捕捉猎物时 , 双翅呈现V形向上伸直 , 双脚会向前伸 , 露出锋利如刀的爪子 , 头部也会向前伸 , 形成一个大写字母“C”形 , 猛禽的威名就是从捕猎中树立起来的 。
海鱼是白腹海雕最普通的食物 , 它们还喜欢捕食张牙舞爪的螃蟹 , 与有着背着坚硬外壳的海龟 。
研究者们发现 , 白腹海雕在捕猎中会利用各种手段 , 对付猎物 。 当它捕捉到大个头的螃蟹时 , 会将螃蟹从高空抛到海边礁石上 , 致使螃蟹壳摔裂 , 然后就能取食新鲜美味的螃蟹肉了 。
白腹海雕捕食螃蟹的方式有点凶残 , 但它是个连剧毒海蛇都不放过的家伙 。 说到剧毒海蛇 , 令人闻风丧胆 , 但是白腹海雕却轻而易举将其捕猎 , 直接吃到肚子里 。
锋利的脚爪和敏锐的洞察力 , 优秀的捕猎能力 , 以及强大的消化系统 , 使得白腹海雕的生存能力变强 。
03抓来蝙蝠反复扔海里 , 使其失去攻击力 , 然后轻而易举猎杀
国内已知的海雕有4种 , 分别是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 。 要论战斗力与捕食技巧 , 白腹海雕不一定是最强的 , 但白腹海雕在对待猎物时的凶残程度 , 令人侧目 。

白腹海雕所掌握的捕猎技能 , 远不止于捕食螃蟹、海龟、海蛇那么简单 。 摔裂螃蟹壳吃螃蟹肉算什么?捕食剧毒海蛇算什么?白腹海雕捕猎蝙蝠时的方式 , 才叫人叹为观止!曾有拍摄者在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一海岛上 , 拍下了白腹海雕捕食蝙蝠的反常行为 。 只见白腹海雕抓着一只果蝠 , 飞到靠近岸边的海面上 , 将其扔到海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