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隔绝了5万年,全球仅剩38条的沙漠鱼,如今怎么样了?( 二 )


同时 , 科学家也试图圈养沙漠鱼 , 通过不断摸索 , 为它们修建了接近魔鬼洞的水温、阳光、含氧量等条件的避难所 , 可它们的繁殖能力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
沙漠鱼每次产卵只有4-5枚 , 直径只有一毫米 , 在含氧量低的恶劣环境下 , 不仅孵化率低 , 幼体的存活率也低 。 科学家们折腾了快10年 , 只有不到50条沙漠鱼成功繁殖 , 据科学家说道 , 在培育过程中稍有闪失 , 就可能造成它们断子绝孙 。

不过 , 始终要相信科学的力量 , 通过努力 , 魔鬼洞中的沙漠鱼从2012年的75条 , 到2016年年初时 , 数量已经回升到113条 , 科学家们也很有信心 , 能把它们持续保护下去 。
可这113条沙漠鱼 , 在2016年4月30日时 , 被闯入的三个醉汉侵犯 , 差点面临灭绝的风险 , 只有38条命硬地挺了过去 。
2016年4月30日那天 , 三位年轻人喝了酒开车经过死亡谷 , 误打误撞之下 , 来到了魔鬼洞 , 看到水潭清澈透明的池水 , 在酒精的催发和干燥炎热天气的双重驱动下 , 他们脱了衣服 , 就一头栽进了水潭中游泳 。

舒服只是暂时的 , 由于热胀冷缩原理 , 这三人的胃部开始不舒服 , 其中一个人忍不住 , 趴在岸边一阵呕吐 。 要知道 , 此时正逢沙漠鱼繁殖期 , 任何的外来破坏都是灾难性的 , 不光影响了鱼卵发育 , 也对成年鱼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
这三个人的疯玩 , 造成了沙漠鱼的大量死亡 , 待水潭环境稳定下来后 , 存活的沙漠鱼仅仅只有38条了 。 这三人也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买单 , 分别判处五万元罚款和一年监禁 。
在这里 , 千万也别小瞧了沙漠鱼 , 看似脆弱 , 实则他们拥有“超能力” , 对于一般的鱼 , 高度缺氧情况下 , 早就死翘翘了 , 可沙漠鱼仍然能活蹦乱跳 。
出于保护 , 科研人们尝试给沙漠鱼换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 可沙漠鱼不但不领情 , 反而变异了 , 真是刷新了科研人员的认知 。

同时 , 科学家也发现 , 早期发现的沙漠鱼稍大一些 , 随着年限增长 , 沙漠鱼在越变越小 , 直到从3.0cm变成2.7cm左右的小小鱼 , 可它们并没有因为变小而影响行动 , 在观察它们时 , 照样游得很快 。
沙漠鱼为了适应沙漠里的艰苦环境 , 不惜压缩自己的身体器官去迎合 ,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表型可塑性 , 这与遗传学是相悖的 , 可沙漠鱼却拥有这种“超能力” , 一种可以根据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来做出重大改变的能力 。
后来 , 科学家们才按照魔鬼洞仿造出了类似环境的避难所 , 通过努力 , 2019年时 , 沙漠鱼的数量又回升到了136条 , 不过沙漠鱼的情况一直不乐观 , 随着死亡谷成为热门景点 , 很多旅游的朋友都想一睹沙漠鱼的风采 , 这又给它们地环境造成了破坏 , 稍不注意就可能灭绝 。

总的来说 , 1930年时 , 人们首次发现沙漠鱼 , 当时的数量不到五百条 , 到了1966年 , 沙漠鱼被列入濒危物种 , 开始实施保护 , 不到五年 , 数量涨到550条左右 。 之后逐年下降 , 到2016年时 , 仅存113条 , 没想到沙漠鱼在2016年4月差点被灭族 , 遭遇劫难后仅剩下38条 。
不过 , 在科学家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同下 , 如今的沙漠鱼数量已有所回升 , 现在存活有一百多条 , 它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 也在不断地缩小自己的体格 , 压缩自己的身体器官 ,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 , 灭绝将是必然 。
【与世隔绝了5万年,全球仅剩38条的沙漠鱼,如今怎么样了?】沙漠鱼作为死亡谷魔鬼洞中的特有物种 , 体型实在太小了 , 都无法让环保组织正眼看一眼 , 更别提出资保护了 , 可能跟它们的生存环境有关吧 , 毕竟 , 魔鬼洞独有的生存条件 , 是无法完全仿造出来的 。 不过 , 科学家们仍在坚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