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在无锡宣判
刷个短视频 , 个人信息和需求竟被人知道得一清二楚?不久后 , 私人信箱中还会收到仿佛“量身定制”的推销信息 , 这都源于一款神奇的“爬虫”软件 。2022年5月10日 , 经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 梁溪区人民法院以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判处被告人丁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 缓刑两年 , 并处罚金三万元 。
文章图片
【警告!|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在无锡宣判】此案系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件 。
文章图片
2021年9月 , 某信息公司员工吴先生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有人在兜售一款叫“汇易获客”的软件 , 通过对方官网及电话购买了该款软件 。使用后 , 吴先生惊讶地发现该软件居然可以“爬取”自己公司后台数据和直播间用户的相关信息 , 随即报警 。经侦查 , 公安机关发现售卖该软件的某信息咨询公司老板丁某及销售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 。
经查 , 2019年 , 丁某成立了自己的信息咨询公司 , 后公司因经营不善处于停业状态 。2021年中 , 丁某从丁某某(另案处理)处以9800元的价格购进汇易获客软件成为代理商 , 利用该软件可以入侵某些短视频平台的服务器 , 通过关键词搜索可以快速抓取平台信息 , 主要包括用户名、UID、签名及评论等 , 再通过软件把UID转换成二维码 , 来精准定位客户 。丁某对该软件进行了重新包装 , “改头换面”后对外销售 , 违法所得2.4万余元 。
据介绍 , “爬虫”是一种用于抓取网络资源的程序 , 能够将其搜索到的各种链接、信息等“带”回来 , 交给施放“爬虫”的人 。使用者以电商公司、培训机构和传媒公司为主 , 他们在非法获取用户数据后 , 为自己的产品、服务进行推广引流 , 其中不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良商家 , 风险隐患极大 。
“‘网络爬虫’作为一项技术手段本身并不违法 , 但由于本案的软件采取了避开或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 未经许可进入被害单位的计算机系统 , 即属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中的‘侵入’行为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林虹介绍 。
本案承办法官表示 ,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的一个罪名 , 主要针对向他人提供专门用于侵入或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或程序 , 或是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 , 情节严重的行为处以刑罚 。本案中涉及的“爬虫”软件是利用技术手段突破短视频平台的反爬措施 , 非法获取后台服务器内指定的数据文件 , 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 , 要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安全 , 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合法合规开展自身业务 。(罗莎莎 范曾 夏倩)
推荐阅读
- 警告!|充电桩还是“保险贩卖机”?老人扫码充电“被投保”
- 警告!|禽流感肆虐加拿大:全国至少170万只家禽死亡 哺乳动物也被传染
- 警告!|全球气温很快超《巴黎协定》限值?WMO:未来5年升高可能性为50%
- 警告!|侵犯隐私诱导下载 快递盒上有多少骗人的二维码广告
- 警告!|黑客正积极利用BIG-IP设备漏洞 配置错误引发危险等级9.8安全隐患
- 警告!|哥斯达黎加遭遇Conti勒索软件攻击后 美政府悬赏千万美金抓捕幕后黑手
- 警告!|Red Canary警告Raspberry Robin恶意软件会通过USB驱动器实现传播
- Microsoft|微软对人为操作形态的勒索软件发出警告
- 警告!|比亚迪深陷“排放门”:曾被长沙通报有毒气体问题 整改尚未完成
- 警告!|“手欠”的代价 男子一举动烧毁30余辆二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