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出牙的注意事项

长牙是婴儿生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通常过程很顺利 , 但有些婴儿长牙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如发烧、拉肚子、脱水现象、流口水、皮肤起疹及肠胃不适等 。所以当婴儿长第一颗牙的时候 , 父母亲是既欣喜又担忧 。那么 , 1岁宝宝出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 让我们通过以下文章内容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
1.口腔清洁及预防工作:
长牙后更容易造成溢奶及食物残渣的堆积在口腔内 , 一旦婴儿长牙之后 , 会造成蛀牙的细菌──所谓的变形链球菌可以在婴儿口腔中生存繁殖 , 所以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婴儿口腔的清洁工作 , 于每次喂奶完毕后 , 用纱布或大棉棒沾冷开水清洁 , 一岁左右则可用牙刷或指套牙刷将婴儿口腔清洁干净 。另一方面尽量不要让婴儿含着奶瓶入睡 , 一岁以后不要在孩子睡前或夜里喂奶 , 以免日久之后容易造成奶瓶性蛀牙 。
2.跌倒撞伤:
婴儿新长出的牙齿及牙床组织仍然稚嫩 , 加上孩子学爬 , 学走探索这个世界时 , 如不小心跌倒 , 极容易撞伤牙齿或造成牙齿脱落 , 所以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学步车、秋千 , 或娃娃推车上 , 最好摆在游戏床(play pan)里玩耍 。
3.
有些家长会担心吸食奶嘴或手指是否会对牙床发育有不良的影响 。其实婴儿有强烈的吸吮欲望 , 单单吸奶瓶往往无法满足其欲望 。吸食之频率、强度以及习惯持续的长短是决定其是否对口腔结构有影响 。奶嘴习惯最好能在2岁以前将之戒除 , 大部份孩子在4、5岁入学时会自动停止吸手指的习惯 。超过5岁等 , 如孩子愿意停止此习惯则经由褒奖及鼓励等心理建设来改善 , 若仍不成功才考虑使用矫正器予以帮助 。
4.甜食之摄取:
4个月大的婴儿已可开始摄取副食品 , 应尽量保持食物之原味 , 不必添加调味品 , 尤其是含糖又容易沾黏牙齿之食物应愈晚接触愈好 , 所谓愈晚尝到甜头愈不易蛀牙 。起司、新鲜水果、核果等是不错的零食 , 果汁大部份含有糖份应稀释饮用 。饼干 , 糖果 , 含糖乳酸饮品等应限时限量供应 。最好餐后再吃既不影响正餐又可达到解馋的目的 。
【1岁宝宝出牙的注意事项】1岁宝宝出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相信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1岁左右就可以每半年带孩子给牙医检查口腔 , 一方面让孩子熟悉牙科环境 , 将来不至于害怕看牙医 , 另一方面牙医可给予不同阶段之口腔卫生指导及饮食咨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