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字节吃不饱,新茶饮来凑?

字节跳动又杀入一个千亿级赛道 。周五(5 月 13 日) , 虎嗅向字节跳动方面求证 , 字节跳动近期确实在北京组建食品饮料团队 。在其发布的“食品饮料产品策划”岗位描述中 , 也明确提及“梳理核心卖点和产品上市计划 , 并负责落地实施” 。旋即 , 字节跳动旗下抖音负责人回应称 , 公司食品饮料团队以服务内部需求为主 。
字节跳动|字节吃不饱,新茶饮来凑?
文章图片


作者/黄青春
不过 , 业内人士认为 , 字节跳动茶饮业务一旦成熟绝不会局限于内部供应 , 未来面向市场的可能性非常大 。
一方面 , 字节跳动“入局”时 , 茶饮圈正身处寒冬 。2021 年茶饮圈创投热“降温”后 , 上海、北京两大茶饮“重仓城”在 2022 年遭受疫情深度冲击 。多位茶饮圈相关人士告诉虎嗅 , 上海和北京作为茶饮消费最旺盛的城市 , 本轮疫情的影响不“止”于销量下滑 , 开店逻辑、引流模型、SKU 迭代模式都在发生深度变化 。“更多的茶饮品牌 , 会在 2022 年加速线上化——在线下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 , 线上的流量和消费力变得尤为重要 。”
另一方面 , 自 2020 年开始 , 字节系旗下的产品已经成为茶饮圈最为关注的“流量入口” 。以喜茶、奈雪为例 , 其在抖音均开设了官方账号 , 而茶饮品牌的“抖音粉丝体量”与其“茶饮圈江湖地位”似乎有某种内在逻辑:作为国内市值(估值)最高的茶饮品牌 , 奈雪和喜茶的抖音账号粉丝量超过圈内同行——截止发稿 , 奈雪抖音账号粉丝量为 103.3 万、喜茶粉丝量为 96.3 万(作为对比:茶百道粉丝量 77.9 万、茶颜悦色粉丝量 14.2 万) 。
这构成了一幅值得玩味的画卷:在茶饮陷入“寒冬”之际 , 茶饮圈“流量大哥”下场“做茶” 。并由此引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 在市场格局日渐固化的茶饮赛道 , 字节的入局到底会带来多大变数?
【字节跳动|字节吃不饱,新茶饮来凑?】字节为何盯上新茶饮?
2022 年 , 很多互联网大厂业务都在收缩 , 试图通过开源节流来降本增效 。唯独字节跳动这家互联网新贵依旧在新业务上左冲右突 , 如同一条“鲶鱼”为其进军的行业带来新一波讨论与关注 。
这次 , 字节跳动又纵身跳入了新消费赛道 , 而其对新茶饮业务可谓垂涎已久 。
2021 年 , 字节跳动明显加快了新消费赛道的“扫货”节奏——仅一年便有九笔投资 , 涵盖 Manner、柠季、因味茶、懒熊火锅、鲨鱼菲特、空卡等新锐品牌 , 据媒体粗略估算 , 字节跳动在新消费领域的投资金额或已超过8亿元人民币 。
此外 , 字节跳动还入股了“新消费捕手”黑蚁资本 , 后者投资名单上喜茶、元气森林、简爱酸奶、HARMAY 话梅、王饱饱、KK 集团悉数在列 。
值得注意的是 , 黑蚁资本创始人何愚曾供职于字节 。在2021年与虎嗅交流时 , 何愚曾提到自己对于线上世界的看法:“整个线上的变化趋势就是往体验的方向走、往内容的方向走 , 怎么在体验、内容、消费之间找到结合、找到一致性 , 这个趋势是跟消费者的迭代相关的 。线上是这样发展 , 线下一定也是这样发展 。”
至于字节跳动自身茶饮业务的布局 , 目前字节跳动已推出内部茶饮品牌“桃源玉叶” , 主要为茶包产品 , 该品牌近期已于抖音开设官方旗舰店;去年 11 月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便已申请注册“字节茶”、“ByteTea”商标 , 国际分类为啤酒饮料、方便食品 。
另据 Tech 星球此前报道 , 字节跳动战略合作总监白光以及刘钰章等 , 早在 2018 年就接管了成立不久的北京新港商贸有限公司 , 这家公司主要探索茶业、红酒等新消费业务 。
业内人士猜测 , 字节跳动之所以开始押注新消费赛道 , 源于其主营业务增速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此前媒体报道 , 2021 年全年字节跳动营收约为 580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70% , 相比去年的 111% 增长率显著下降 。
另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 2021 上半年字节跳动的国内广告收入停止增长( 2013 年开启商业化以来首次出现该情况) , 字节跳动旗下的两大核心产品 , 抖音收入停止增长 , 今日头条甚至处于亏损边缘 。
甚至 , 一位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透露 , 去年以来 , 抖音等相关业务增长明显放缓便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 “主要是短视频目前国内用户数量的天花板已经在这了 , 依靠强营销打造起来的抖音 , 肯定存在边际效益递减 。”
这从数据端也能得到例证 , 截至 2021 年 9 月 , 抖音系应用的 DAU 为 6.4 亿 , 主站约 5 亿 , 极速版约1.4 亿;时间拉回 2020 年 6 月 , 抖音公布的 DAU 已突破 6 亿 , 流量增长明显乏力 。
综上 , 字节跳动线上流量自然会往线下走 , 新茶饮作为消费热门赛道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相关数据显示 , 2020 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达 2626.6 亿元 ,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 7.2% , 需求量正在不断提高;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 2020 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已达 1136 亿元 , 同比增长 6.87% 。
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 , 茶饮作为一个千亿级巨大蓝海市场 , 如今存在被颠覆、被变革的历史窗口 。
茶饮相比咖啡的优势在于 , 相比于尚处于初期的中国咖啡市场 , 茶饮在文化层面更容易破圈——尤其在上海、北京等超级城市之外 , 茶文化的渗透率明显更高 , 这意味着相较于咖啡 , 茶饮在“市场教育及用户消费心智建设”方面的压力较小 。
不过 , 茶饮相较于咖啡的短板也很明显 , 在投资圈咖啡的“成瘾性”被视为确保复购的关键 , 相比之下 , 大多数茶饮单品都很难实现“美式咖啡”“拿铁”那样的深度复购 。这意味着 , 茶饮赛道需要找到“产品成瘾性”之外的用户深耕策略——数值化及其背后的私域流量战略被视为关键 。
值得注意的是 , 新式茶饮的互联网基因带来了一场行业变革 。以喜茶、奈雪、茶颜悦色等一批新茶饮品牌为代表 , 中国的茶饮正在迅速完成数字化进化:它们普遍具有互联网基因 , 在将传统茶与奶茶结合后再用营销渠道迅速打开市场 , 一定程度上将原料、生产、渠道变得标准化、规模化(茶自身回甘特性与各种辅料搭配便能实现流水线式口味创新) , 极大激活了这一市场需求 , 投资互联网的热钱自然也涌到了新茶饮赛道 。
字节跳动|字节吃不饱,新茶饮来凑?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美团/餐饮老板内参《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
以线下开店数为例 , 《 2021 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 , 2019 年年底 , 我国饮品店门店总数约为 42.7 万家 , 2020 年年底这个数量达到 59.6 万家 。其中 , 新茶饮类门店占比最高 , 达 65.5%  , 门店数约 37.8 万家 。这股浪潮不仅将奈雪捧上市 , 喜茶、乐乐茶等品牌也都传出过 IPO 的消息 。
梳理上半年以来字节跳动频频出击的消费业务 , 从前段时间字节跳动传出做酒水业务、香水业务到现在传出搭建新茶饮团队并非没有共性 。
一位关注消费赛道的投资人认为 , 字节跳动新业务的扩张表面看似乎毫无章法 , 实际上这些消费标的之间有底层逻辑关联 。“字节跳动始终在拥抱年轻人 , 新业务与基本盘用户的契合度都比较高 。”
据奈雪和 CBNdata 发布的《 2020 新式茶饮白皮书》中提到 , 预计到 2020 年底 , 国内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将突破 3.4 亿人 , 近七成是90后及00后 。
另外 , 这一批茶饮新锐企业的核心受众群体是年轻人 , 其与抖音、西瓜视频用户重合度非常高——麦肯锡《 2020 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 , 调查样本中二线及以下城市“年轻购物达人”仅占受访者的 25%  , 却为当年消费支出增长贡献了近 60%  , 年轻人正成为消费市场新的主力军 。
上述投资人还进一步补充道 , “一些人认为像字节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优势始终在线上生意 , 去做线下实体大概率是虚晃一枪 , 无非为了‘撑估值’、‘提高用户渗透’ 。其实在新消费赛道 , 轻度酒、气味香水、新茶饮一定意义上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潮流 , 有很强的消费认同感 , 可以说是当下年轻人的社交货币、消费审美 。”
而且 , 奶茶商业模式已经成熟 , 这种轻资产、高利润的生意模式出圈越来越依赖爆款 , 随着各个品牌之间上新款节奏越来越快 , 喜茶、奈雪、茶颜悦色投入在抖音、小红书上的营销推广费用也会越来越多 , 而抖音在巨大的流量、算法推荐、商业效率加持下显然比这些茶饮新势力占据优势 。
不过 , 2022 年新茶饮赛道正在加速内卷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 , 疫情叠加行业增速放缓 , 整个新茶饮赛道正在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 这倒逼头部玩家跨界竞争 , 并开始在业务上互相渗透(比如元气森林开始做啤酒、奶茶等产品 , 瑞幸咖啡则推出有别于咖啡的周边和茶饮料等新产品) , 产品形态更多样化、细分化 , 催生出柠檬茶、茶包、茶冻干粉、茶冷萃液、现制纯茶、养生茶等等 。
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于 , 新茶饮品牌的线下门店经营正变得越来越难 。
受累于疫情和几度停滞的航运 , 去年以来原料(咖啡豆、牛奶等)、人力、租金(有业内人士表示 , 2022 年租金或将是 2020 年的 2.5 倍)成本不断攀升 , 星巴克、Tim Hortons、一点点、茶颜悦色、瑞幸咖啡等品牌纷纷宣布上调产品价格 。甚至 , 随着茶饮赛道人工成本飙涨 , 喜茶、奈雪、乐乐茶等茶饮品牌频频传出关店、降薪、裁员的新闻 。
如此环境下 , 字节跳动想打造自己的茶饮品牌 , 运营成本只会居高不下 。况且 , 茶饮高度依赖物流、冷链等服务设施的搭建 , 品牌之间的竞争会越发向产品、供应链端集中 , 而这两个层面字节跳动并不占优势 。
抖音的无限战争
事实上 , 字节跳动不仅觊觎消费赛道 , 其凭借技术、算法、商业效率的优势已将势力版图渗透进医疗、教育、企业服务、社交、消费、房地产等各个领域 。且其对新业务的扩张多是基于业务、技术的协同和补充 , 并迅速将外部资源嫁接到自身业务体系 , 以闪电战的方式在细分赛道“军备竞赛”中达成数据反超 , 这亦是字节系过去在产品端总能“大力出奇迹”的逻辑之一 。
为此 , 有投资人对虎嗅表示 , “事后复盘字节跳动的崛起 , 业务、投资并进的战略意义被低估了 , 有时候业务扩张的风险并不仅仅在于业务本身 , 很多时候还是在于江湖秩序 , 但张一鸣通过投资、并购成功把细分赛道人才优势融入到产品生态内部 , 为核心业务构筑了一套自己的进化体系 。”
顺着这个逻辑往下 , 随着字节跳动业务版图的行军路线越发激进 , 抖音也会在新的生态下调整其生长路径 , 组织、业务架构、产品形态都会迭代 。
不过 , 抖音要想把生态优势变现 , 卖流量的生意显然太浅层 , Meta 现在遇到的情况也是如此——当产品成为类似管道一样的“基础件”之后 , 如何在广告之外开辟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
体现在流量端 , 虎嗅作者“ 商业化VIEW ”撰文指出 , 字节跳动复现了互联网巨头的主流商业化演进路径 , 即在聚集规模流量后先进行流量变现 , 再挖掘技术溢出价值 。如今 , 字节跳动的广告资源正往两个方向升级演进:

今日头条、抖音均属于字节跳动前期做的泛流量产品;懂车帝、住小帮、幸福里均是中后期垂直流量外扩的产品 , 其价值在于承接泛化流量并借助垂直产品带来流量增值 , 以延伸出更多变现场景;
字节跳动海外流量资源正快速商业化 , 强势助推国际化营收的增长 , 2021 年正式将海外推广营销资源加入巨量引擎 , 并开放海外产品资源(TikTok、BuzzVideo、TopBuzz)以满足广告主的海外推广需求 。
体现在组织端 , 字节跳动与阿里、腾讯、百度这些传统互联网大厂相比 , 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喜欢化整为零 。
比如 , BAT 这些老一辈的互联网大厂都非常喜欢盘下一栋数十层的摩天大楼 , 并在方圆数里搭建一个员工办公生态;而字节跳动在北京零散分布着 40 余处办公地点 , 各个团队线下分散、线上协同 , 连字节跳动总部也只是坐落于北京海淀知春路甲 48 号的中航矮楼 。
字节跳动|字节吃不饱,新茶饮来凑?
文章图片


虎嗅作者张珺曾在《TikTok内幕:张一鸣的巨浪征途》提及张一鸣对办公场所的看法 , “‘许多公司搬到好的总部就萎靡了’ , 他以 SUN 公司、雅虎、印象笔记举例说 , 环境改变心境 , 豪华而舒适的总部不但扼杀创新 , 还会滋生攀比——比如 , 有公司高管居然要配独立电梯 。‘非常俗气’ 。”
聚焦到具体业务 , 据媒体报道 , 字节跳动实现一个产品功能时 , 从准备上线到复盘最快只需一周 , “小前台”机动性优势被充分放大;至于“大中台”则更像一个从技术、用户运营、商业化上协同支撑的运转中枢 , 最大限度保证各个业务板块协同效率和资源调配 。
“字节跳动‘大力出奇迹’的打法在资讯、短视频赛道撼动过 BAT , 此后娴熟利用流量倒灌使新业务快速起量 。它的目的是将商业体中的人、团队无限颗粒化 , 而它则变成‘神’ 。” 尹军(企业管理高管 , 化名)向虎嗅表示 。
等于说 , BAT、TMD 这些互联网大厂组织结构、业务都是中心化思维;字节跳动的文化则是在去中心化 , 这种公司文化长期会将各个业务链接成为生态 , 商业版图的扩张时也会变得无边界 。
对此 , 一位专注消费赛道的研究人士对虎嗅表示 , 四大门户是 1.0 互联网公司 , BAT 是 2.0 互联网公司 , 字节跳动具备 3.0 互联网公司雏形 。“现在互联网企业都在追求 IP 化 , 再围绕 IP 丰富产品及用户需求 , 抖音大概率会成为这么一个 IP 化的公司——不仅提供产品 , 还能提供产品之外的价值认同 。”
以小米为例 , 其虽然搭建起一个庞大的品牌 IP , 但很多用户对小米的消费认知被硬件所局限 , 使小米 IP 的生态扩张边界有限 , 比如小米其实也销售一些食品、日用品 , 但很多用户心智建设已经完成 , 大家并不会把去小米采购食物当做一个默认选项 。
抖音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 其作为一个内容平台 ,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种消费形态都包含其中 , 即便字节跳动的新业务频频跨界、跨赛道 , 但其品牌 IP 在培养用户心智过程中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 , 单纯对比抖音与小米的 IP 边界延展性 , 抖音是一个在方方面面更有穿透力的 IP 化品牌 。
这个判断非常契合字节跳动的战略 。此前字节跳动内部曾有一个名为 “ByteMall” 的商城 , 可供员工进行字节 IP (字节周边及联名)商品的购买 , 种类涵盖滤茶器、礼盒、雨伞等 。
甚至 , 早在 2019 年 Bilibili 董事长陈睿接受《晚点 LatePost》采访时就表示 , “《狮子王》中有一句话 , 太阳照得到的地方 , 都是我的疆土 。我认为张一鸣真正的梦想是做一个 Super Company , 一个突破人类过去商业史所有边界和格局的 Super Company 。”
然而 , 不管做一家 IP 公司还是做一家 Super Company , 本质上都是为了培养生态 。
这恰恰符合“风投女王”徐新提出的“超级平台”理论 , “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了区域老大 , 所有竞争都是全国性战役 , 所有生意都集中在手机 App 上 ,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 , 互联网企业要么做大成为超级平台 , 要么出局 。”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副组长黄青春 , 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 , 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 , 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huangqingchun@huxiu.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