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崛起反明的秘密,全藏在明末辽东一头牛的价格里?( 三 )


在明朝辽东自己都要靠别人养活的情况下 , 能够通过辽东贸易到建州的粮食、布匹本身就非常有限 。 而随着明代中后期辽东人口的不断流失 , 尤其是万历朝鲜之役和之后的矿监太监高淮乱辽 , 让辽东的人口和正常的农业生产都遭受了极大破坏 , 以至“少壮强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 。 在这一情况下 , 辽东地区维持稳定的对建州贸易 , 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

▲明朝辽东的社会危机也影响到了建州的生产生活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 明朝和建州女真之间的关系 , 开始从不尴不尬地维持着表面的和睦 , 开始变得剑拔弩张 。 毕竟商业贸易的繁荣 , 是当时维持建州稳定最大的基础条件 。 同时 , 随着努尔哈赤完成了对建州女真的统一 , 建州女真实际上也在进行着社会转型 。
随着努尔哈赤对封建等级秩序的构建 , 以及大量来自明朝辽东和朝鲜边境的逃难百姓前来 , 建州女真中广大的“诸申” , 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 并且生产生活开始受到所属贝勒的严格控制 。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对女真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这些集权措施 , 虽然对于提升政权实力非常有效 , 但对民间生产控制的增强 , 必然导致民间商品经济活力和产能的下降 。 在建州女真依旧非常依赖商业贸易的情况下 , 能否获得足够的粮食、布匹 , 就成了维持政权存续与否的关键 。
而为了这一目标 , 努尔哈赤将掠夺来的明朝和朝鲜百姓 , 统一编为专门用以农业生产的“养人” , 同时调集诸申进行大规模农垦 。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 , 虽然《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 , 吹嘘此时已经建州“谷物丰足 , 粮库充裕” , 但实际情况则是努尔哈赤自述的“我国向无积蓄” 。

▲在入侵辽东之前 , 努尔哈赤就已经面临巨大的粮食供给问题
在这一情况下 , 努尔哈赤政权的唯一出路 , 就只有向南获得更加适宜耕种的土地 。 实际上早在努尔哈赤和明朝翻脸之前 , 努尔哈赤就已经开始谋求明朝辽东的土地 。 在萨尔浒之战前 , 努尔哈赤就已经派人进入明朝辽东境内 , 在无主荒地进行垦荒种地 。 而注意到建州女真异动的辽东边军 , 也针对建州女真对其农田进行破坏 。

▲明朝和女真的冲突在萨尔浒之战前 , 从边境劫掠转变为了生产资料的争夺
最后 , 如果从明朝的角度来看 , 针对辽东战争 , 总能有无数的理由来总结明朝的失败 。 但如果从后金的角度来分析 , 那就只有一个非常纯粹的原因 , 那就是这场战争是有关建州女真政权的生死存量争夺 。 所以明末的辽东地区 , 实际上面临着“两个只能活一个”的无解状态 。
参考资料
《明代辽东边疆研究》张士尊
《明代东北》李建才
《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杨旸
《有关满足入关前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姜相顺
《满族入关前生活方式变化的历史思考》马涉
《边地视野下的辽东女真》奇文瑛
《明清之际辽东佟氏先世考辩》杨海瑛
《明廷针对女真掳掠汉人现象的政策及其演变(1423-1479)》邱子晋 陈力
《清朝前纪》孟森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王绵厚
《明代登辽海道浅析》刘俊勇 王露
《明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和工资》高寿仙
《军粮供需与明清辽东战争(1618-1642)》朱鸿
《明代辽东马市探析》李良红
《建州闻见录》李民
《辽东志》任洛
《全辽志》李辅
《三朝辽事实录》王在晋
《李朝实录》
《明实录》
《明史》
《清史稿》
《清实录》
《满文老档》


【建州女真崛起反明的秘密,全藏在明末辽东一头牛的价格里?】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 , 主编原廓、作者明忆 , 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如有版权问题 , 请与我们联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