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论:星系存在或由对称子造成“隐形墙”


新理论:星系存在或由对称子造成“隐形墙”


文章图片


新理论:星系存在或由对称子造成“隐形墙”



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星系 。 (ESA/Hubble & NASA)
多数大型星系周围都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星系绕着它们运转 , 科学家把这些小星系叫做“卫星星系” 。 有趣的是 , 这些卫星星系的运转轨道几乎都是处于同一个轨道面上 。 现在最主流的标准宇宙模型对此无法做出解释 。
现在关于宇宙最主流的认知模型叫做“λ冷暗物质”(Lambda cold dark matter , 缩写为ΛCDM)模型 。 按照这个模型的推测 , 这些卫星星系(satellite galaxy)应该随机分布于中心星系周围各个方向的轨道上 。

可是观测到的大部分星系的卫星星系都不是这样 , 例如我们银河系 , 周围的几个卫星星系都处于同一个轨道平面 。 邻近的几个星系像仙女座(Andromeda)和半人马座A(Centaurus A)也是如此 。
科学家把这种统一的轨道平面称为“域墙”(domain wall) , 就像有种神秘的力量把卫星星系都贴在这堵墙上 。
一份新研究提出 , 是一种名为“对称子”(symmetrons)的粒子产生的作用力形成了这种“域墙” 。 引力、弱核力、强核力和电磁力是现有空间中人们熟悉的四种基本作用力 。 这份研究提出的这种作用力并不在其中 , 属于“第五种作用力” 。

研究人员还提出 , 不同区域有50%的几率继承对称子的不同特征 , 从而导致一些大星系周围的卫星星系的轨道存在一些差异 。
研究者表示 , 要证明域墙的存在 , 首先要证明“对称子”的存在 。 即将投入使用的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可以观测到来自宇宙诞生初期的星光 , 有希望得到一些关于这种神秘新粒子的线索 。
【新理论:星系存在或由对称子造成“隐形墙”】这份研究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一个研究组 , 于5月2日发表在预印网arXiv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