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交配才能够产生后代,这是为何?同性怎么无法生育后代呢?( 二 )


然而 ,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策略 , 即便是生物的主流繁殖方式 , 有性繁殖也不是无敌的 。
有性繁殖有哪些缺点?
有性繁殖虽然能让生物繁盛 , 但同时 , 它也有可能成为禁锢生物的枷锁 。 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 , 有性生殖就没有那么万能了 。

如果整个族群还剩下唯一的个体 , 这对有性繁殖的生物来说 , 灭绝已经成为定局 。 事实上 , 有性繁殖的动物必须保证种群的数量 , 不然就只能灭绝 。 无性繁殖的生物就没有这个顾虑 , 哪怕最后只剩一个个体 , 它也能把整个族群救回来 。
其次 , 有性繁殖还必须得避免近亲繁殖 , 不然也将对种群不利 , 这就导致它们需要的生存空间足够大 。 如果环境变化导致生存空间变小 , 那么它们也将走入末路 。

最后就是 , 有性繁殖的后代性状并不稳定 , 属于开盲盒 , 如果是一张SSR , 那么很有可能整个种群直接起飞;可是如果开出来一个定时炸弹 , 它会一直潜伏在种群的基因库里 , 并且随着繁衍逐渐扩散开来 , 保不准哪天就爆雷了 。
不过就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生存来看 , 有性生殖的利大于弊 , 它还将是大部分生物的繁衍方式 。

前面说到了有性繁殖是基因的排列组合 , 为什么同性之间就没办法出现这种排列组合呢?
同性为何不能有后代?
科学家们曾试图做过孤雄和孤雌繁殖的实验 , 得到的结果是 , 孤雄繁殖组的后代 , 是体型偏大的肉球 , 而孤雌繁殖组的后代 , 是体型非常小的“营养不良” 。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

这就不得提到一个问题——生物的体型 。 有没有想过 , 为何生物的体型都是有限的 , 而不是无限的 。 尤其是脊椎动物 , 不允许个体无限长大?这其实就是两性生殖所控制的 。 雄性的基因控制后代无限长大 , 但是雌性的基因又会抑制长大 , 巴不得越变越小 , 最好直接删号 。 二者在这之间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 让后代的体型刚刚好 。

动物如果无限长大 , 所需要的资源也就会越来越多 , 资源是有限的 , 越长越大只会加重种间竞争;而动物如果越长越小 , 就会被同生态位的其他物种抢走资源 。 所以 , 每个动物的体型 , 是最适合当前环境的 , 大了小了都不行 。 就算同性之间可以繁殖 , 生出来的后代也无法适应环境 。

这种雌雄双方控制后代体型的方式叫做——雌雄博弈 。 孤雄和孤雌没有这种博弈 , 后代很难存活 , 就算能存活 , 也竞争不过雌雄生育的后代 。
因此 , 异性繁殖的模式 , 是最适合当前生物的 , 也是上亿年演化的结果 。 科学家们目前还想象不到哪种方式能够改变目前的雌雄繁衍 , 可能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吧 。

为了维持自己种群的性别比例 , 动物们可谓是什么花样都玩出来了 。
动物们为了繁殖都玩了哪些“花里胡哨”?
动物们繁衍 , 只有你想不到 , 没有它们办不到!最奇特的当属变性!
变性界最著名的两种动物 , 一种是小丑鱼 , 另一种是黄鳝 , 它们本质上是雌雄同体的动物 , 但是又不能无性繁殖 。

小丑鱼是男变女 , 一个种群里只需要一只雌性 , 当雌性死亡后 , 最强壮的那只雄性就要填补这个位置 , 成为下一任“女王” , 然后它的性别也在这一刻改变 。 而剩下的小丑鱼中 , 体型最大的无性别个体 , 就要在这个时候朝雄性变化 。 其他大部分则继续保持无性别 。

黄鳝则和小丑鱼是反过来的 , 它们是女变男 。 黄鳝雌雄同体 , 但是小时候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子 , 只有当第一次生育之后 , 才会发育出精巢 。 这个时候它还有的选择 , 有些可以选择一直当雌性 , 有的则会选择当雄性 。 如果选择当雄性 , 那么体型就会开始长大 。 所以市面上卖的很粗的黄鳝 , 通常是雄性 。

当然 , 变性的动物不止小丑鱼和黄鳝 , 在鱼类里面 , 变性似乎是一种“潮流” 。 不过也有一种鱼类 , 它们不变性 , 而是爸爸来生孩子 , 那就是海马 。

只有雄性海马有繁殖用的育儿袋 , 雌性海马没有 。 因此 , 由雌性海马将卵子投放到雄性海马的育儿袋里面 , 之后由海马爸爸授精 , 接着再是孵化 , 最后把小海马直接生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