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周庄:令人沉醉的江南第一水乡

古镇|周庄:令人沉醉的江南第一水乡

文章图片

古镇|周庄:令人沉醉的江南第一水乡

文章图片

【古镇|周庄:令人沉醉的江南第一水乡】古镇|周庄:令人沉醉的江南第一水乡


周庄属江苏省昆山市 , 地处昆山市西南 , 东距上海市60多公里 , 西邻苏州城40公里 。 全镇区域占地面积38.96平方公里 , 陆地面积20.8平方千米 , 水域面积18.16平方千米 , 肖甸湖、天花荡、太师淀等湖荡相连 , 河港交叉 , 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
 
900余年的悠远历史 , 900余年的文化底蕴 , 构成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 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 , 传统的建筑格局 , 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流连 。 周庄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 江南之美就美在江南的水周庄 , 是一个汇聚中国水乡之美的地方 。



周庄环境幽静 , 建筑古朴 , 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祭镇的建筑风貌 。 全镇60%以上的建筑仍是明清建筑 , 仅有0.47平方千米的古镇 。 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 。 同时 , 周庄还保存了十四座各具特色的古桥 , 他们共同构造了一副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面 。
 
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士德桥和石梁桥 , 这两座桥一横 , 一竖 , 桥洞一方一圆 , 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 。 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 , 桥东端有石阶引桥 , 伸人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 , 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 , 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



1984年春 , 一艘小船载来了向往江南水镇的旅美画家陈逸飞 。 他把周庄的双桥搬上了画布 , 这正是油画《故乡的回忆》的由来 。 同年十一月 , 美国石油大亨哈默访华 , 将《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赠予了邓小平 , 成就了一段中美友谊佳话 。 1985年 , 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 , 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 。 陈逸飞用他绵长的故土情怀 , 将江南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进行了浪漫化的创作 , 让中国的水乡之美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 。 如今 , 在双桥北侧 , 周庄人为陈逸飞修建了一处“逸飞之家” 。
 
另一个桥则是富安桥 , 位于中市街东端 , 横跨南北市河 , 通南北市街 , 相传桥旁有总管庙 , 原名总管桥 。 桥长17.4米 , 宽 3.8米 , 跨度 6.6米 。 易成花岗石 , 东西有级梯 , 中间为平面 。 刻有浮雕图案 , 桥身四角有桥楼 , 临波拔起 , 遥遥相对 , 据说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 , 因不愿重蹈其哥哥与朱元璋作对最终被发配充军的复辙 , 而主动捐钱为乡里做好事 , 曾捐钱修建过富安桥 。 富安桥的名字 , 就是表达了他富了以后祈求安康的心愿 。



桥上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 , 较长的一块在桥东 以作为行人坐歇的栏杆石 , 一块用作桥阶 , 较短的三块铺在西桥堍 , 足以证明该桥历史悠久 。 武康石采自浙江德清县的山崖间 , 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 , 颜色深赭 , 不易磨损 。 几百年来不知走过了多少脚步 , 仍基本保持原状 , 雨雪天也不打滑 。 1988年以来 , 有关部门拨款修复四个桥楼 , 黛瓦粉墙 , 飞檐朱栏 , 雕梁画栋 , 一派古色古香 。 桥楼内设有茶楼和专售旅游用品的商店 , 既可供他人歇憩 , 也是欣赏水巷风光和摄影留念的好景点 , 为江南水乡仅存的桥楼合璧的立体型建筑 。
 
周庄最美的应该是他的夜景了 。
 
傍晚时分 , 华灯初上 , 小镇安静起来了 。 小镇小河环绕高高的拱桥 , 人们步行的通道机动车根本进不了小镇 , 这就使得小镇有了外界难得的寂静 。 看夜景 , 最好是在河边的茶楼里 。 周庄的阿婆茶临窗而坐 , 和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掠过脸颊 , 在阿婆茶的清香里看着对面客栈灯红酒绿 。
 
灯笼下的木窗里有情侣相对而坐 , 有人笑谈暖暖的灯光像极了花样年华里的温柔 。 再看河水水中倒影摇椰 , 错落有致 。 偶有小船荡过河水 , 便在灯光的映照下泛击妩媚的光影 。



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来周庄写生时 , 感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 , 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
 
周庄是大自然的杰作 , 自然的聪慧欲成了他清灵与秀气 。 他像一朵睡莲 , 在明湖绿水中 , 在吴侬软语里恬然美梦 。 我想应该感谢外界对他的遗忘 。 让我们在900年后的今天 , 仍然能够看到他古典安静的睡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