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式露营 , 人们越来越“卷”/ 图虫
不知从何时开始 , 露营圈早已形成一条心照不宣的“鄙视链”:做饭的鄙视点外卖的、过夜的鄙视不过夜的、装备好的鄙视装备差的……1.7万元的帐篷、2000元的折叠椅、500多块的休闲毯 , 好像没有这些都不好意思出门 。
人们在比拼中迷失自我 , 早已把露营的意义抛却 。 露营把大自然的诗和远方送到眼前 , 可不是让你报以垃圾的 。
02
人们因何露营
如果不算人类祖先为了从荒野中生存下来而搭建的印第安圆锥形帐篷 , 真正意义上的“露营”要追溯到19世纪 。
据称 , “露营(camping)”一词灵感来自于美国军事营地 。 但撇开这重含义 , 露营本来就是为了风和自由存在的 。
△露营是一项很好的亲子活动
1853年 , 一个名叫托马斯·海勒姆·霍尔德(Thomas Hiram Holding)的英国人乘坐一列货车穿越美国大草原 , 1900公里、沿途不间断的露营令他对大自然风光充满神往 。 自此 , 他对露营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 又以独木舟和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在美国和苏格兰高地进行一系列的露营旅行 , 并于1908年出版了一本凝结了自己一生的露营经验和心血的《露营者手册》 。
此书一出 , 立马风靡整个英国 。 在维多利亚时代晚期 , 欧洲贵族的男男女女兴起一股“游船热” , 他们乘船而上 , 在河岸两旁找高地露营 , 这被认为是“现代露营”的雏形 , 霍尔德由此也被认定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现代露营之父” 。
△Thomas Hiram Holding , 现代露营之父/ wiki
几乎在同一时期 , 美国人威廉·亨利·哈里森·默里(William Henry Harrison Murray) 也同样通过露营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 他毕业于耶鲁 , 于1864年夏天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阿迪朗达克山脉进行了一次露营旅行 。 在最开始 , 他只是习惯写点什么 , 但5年后便出版了一本以“露营”为主题的《荒野历险记》 , 自此 , “露营即休闲”的理念正式在美国确立 。
据统计 , 在默里这本书出版的那一年(1869年) , 阿迪朗达克山脉的夏季游客只有3000人 。 但在30年后的世纪之交 , 阿迪朗达克山脉每年夏天前来露营的游客已经达到25000名 。
△阿迪朗达克山脉 / travel off path
美国野营杂志《The Dyrt Magazine》在《美国休闲露营简史》一文中指出 , 除了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之外 , 美国人都对露营表现出分外的狂热 , 这种逃离工业、逃离城市、重归大自然的生活方式在美国成为主流 , 汽车的发明更为露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 到1930年 , 全美国的露营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 。
到了2019年 , 美国有超过62%的家庭(总共7880万户)每年至少露营一次 。
△20世纪30年代 , 汽车的普及令越来越多美国人爱上露营 /《The Dyrt Magazine》
疫情让人们失去旅行 , 但人类对大自然的渴望不会消失 。 于是 , “露营”这种能在周边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方式开始在中国风靡起来 , 没人能拒绝一拉开帐篷便见森林的瞬间 。 英国最著名的环保主义者戴维·贝拉米称露营是“生物多样性的绿洲” , 由此可见 , 他认为露营是人类到大自然做客的一种方式 , 是一种环保的度假行为 。
可是 , 当露营孜孜不倦地把人类从钢筋森林转移到大自然的怀抱时 , 人们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客人身份 。
03
无痕露营 , 真没那么难
当然 , 把“垃圾留给自然”的这类返祖行为并不止在我们国家发生 , 它好像就是每个露营地的“顽疾” 。
就在去年的复活节假期 , 距离澳大利亚墨尔本仅一个小时车程的奥特威国家公园被形容为“眼前的垃圾像长城” 。 大洋路海岸和公园管理局也估计 , 游客平均每天在 Lorne(罗恩 , 澳大利亚城市) 留下大约10 袋垃圾 , 外加各种硬垃圾 。
△去年复活节 , 澳大利亚的奥特威国家公园堆满垃圾 / ABC中文
英国、德国同样逃不过这种命运 。 2020年 , 英格兰林业局特地允许在诺森伯兰郡设置4个露营点 , 结果垃圾成山 。 参加清理工作的林业局员工珍尼佛称:“这就像一枚炸弹击中了露营许可地——8顶帐篷、16把椅子、8个睡袋、1张羽绒被、枕头和超过100个空酒瓶 。 ”
在国外 , 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为“苍蝇露营(fly camping)” 。 一经发现 , 露营者可能会面临罚款或者监禁的处罚 。
△留下垃圾被称为“苍蝇露营” / ABC中文
其实早在19世纪初 , 就已经有人关注户外活动对红杉植被的影响 , 只是当时的户外活动并不十分流行 。 等到20世纪60年代 , “户外露营”呈爆炸式增长 , 人们开始关注公园、河流、荒野地区的承载能力并限制使用 。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 , 美国林业署开始提倡无痕旅游(No Trace Travel)的概念 , 到20世纪90年代 , 正式归纳为“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 。
推荐阅读
- 露营|端午假期,佛山渔耕粤韵文化园露营野食盛会继续举办,大伙出发吧
- 露营|旅游“破冰” 他们不一样
- 露营|陈根:从传统露营到精致露营,露营正出圈
- 露营|明代人也爱郊游露营,他们还有这些户外生活黑科技
- 露营|黔江露营指南|湖边、森林、星空都与你相关
- 泾河|福建“任性”的村庄,拿铜钱铺路,当地财神庙很灵验
- 露营|雅安轿顶山,周末露营的好地方哦
- 永川|避暑露营、采果休闲、欢乐萌宠...到永川过一个甜蜜又清凉的夏天!
- 露营|阿里中环线12天行程怎么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