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 , 郎酒这样的状态非常不正常 , 而且白酒整个行业的存货都在不停上升 。 “存货上升其实就是因为卖不掉 , 想消化存货或者提升自己存货的价值 , 就必须把二级市场交易老酒的价值炒上去 , 这也是为什么郎酒一直抓着第二大酱香的名号不放的原因 。 ”
在他看来 , 现在由于市场趋冷 , 郎酒的麻烦就来了 。
“在终端 , 一些酱酒根本卖不出去 , 都是同行互相在倒转 , 郎酒也如此 , 真正的销量可能并没有他披露的那么多” 。 林曦表示 , 他们团队曾经想投资 A股几个白酒品牌 , 特意对广州深圳一带的白酒市场做了调研 。 他认为此前众多酒商涌入酱酒市场 , 现在渠道降温属于正常现象 , 但他仍然有些担心:“最怕的是最后一地鸡毛 , 现在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 ”
因此 , 二级市场对于白酒股的热度早已减退 , 甚至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相应的苗头 。 万得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 10家酒企的涨幅在10%以下 , 其中洋河、五粮液、皇台酒业、金徽酒、顺鑫农业的涨幅为负值 , 与2020年白酒行业受资本热捧的行情截然不同 。
今年初中金公司的研报也显示 , 高端白酒自年初回调以来 , 其估值已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终端需求承压及政策不确定性的悲观预期 。
对于另一个有金融属性的茶产业 , 最近的资本市场也没给“好脸色” 。
5月11日 , 据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披露 , 八马茶业的首次上市进程已经被终止 。 虽然巴马茶业经历了证监会和春交所三轮的问询 , 尤其在科研等方面的回答不尽如人意 , 但资本市场的从业者普遍认为 , 八马茶业终止IPO一个重要原因 , 就在于经营出现了重大亏损倾向 , 潜在投资人并不认可其估值 。
“在最后一次给证监会回复中 , 八马茶业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状况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2年3月31日 , 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约4.5亿元 , 同比增长4.2% , 但净利润出现9.88%的下滑” , 林曦认为这个数据很关键 , 再加上截至2021年末八马茶业拥有直营店410家中有191家处于亏损状态 , “如此经营现状让不少投资人感到疑惑 , 这种传统企业有亏损倾向就来上市?”
更关键的是 , 林曦认为春茶的销售已经明确显露出今年茶叶市场是一个非常不景气的状态 , “八马茶业跟郎酒一样有着高昂的存货 , 这三年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差不多平均在三成左右 。 这些东西放在平时金融属性还在时 , 尤其是老茶供不应求状态下可以转做企业发展的资本 , 但在当下市场不好的背景下就变成了负担 。 ”
站在二级市场投资人的角度 , 林曦觉得没有人敢为存货高企且市场下行的企业上市买单 。 “我觉得金融属性的消失 , 以及市场的走弱是郎酒和八马茶业上市失败的原因 , 也是白酒和茶这两个行业被资本市场不看好的原因 。 ”
一切都是“炒”出来的
在已上市的酒企当中 , 各家无疑也都感受到了资本寒冬的威力 。 2022年前四个月 , 19只白酒股仅有金种子酒一家录得区间上涨 , 其余全线飘绿 。 其中顺鑫农业更是录得48.03%下滑 , 股价接近腰斩 。
同时 , 基金经理也在一季度不同程度地减少了白酒股的持仓 。 据不完全统计 , 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16只白酒股在2022年一季度的基金持仓相较于2021年四季度出现了下滑 , 仅伊力特和天佑德酒出现了持仓上涨 。
有意思的是 , 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白酒板块因稳定性还曾成为A股资金的避风港 , 2021年还出过资金在白酒板块内轮动 , 不停助推高端白酒涨势的行情 。
“今年高端白酒涨不动 , 尤其是所有白酒都不被资本看好 , 背后是资本对于白酒现在情况的担忧 。 ”林曦觉得消费高价酒的客户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 “以前被资本炒作引诱大规模买酒的人群 , 现在因为生产、资金、生活等问题暂停了这种投资倾向 , 甚至对这个投资市场有畏惧 。 ”
“换句话说 , 市场上的酒价格被资本炒起来之后没有了接盘者 , 那么二级市场投资人就不会看好这种公司的发展 , 对这种公司标一个低价就特别正常 。 ”在林曦看来 , 资本这样的选择很合理 。
资本对于普洱茶市场态度也是如此 ,
以前普洱老茶市场翻来覆去就那么100多款 ,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 , 价格自然一一走高 , 再加上资本的助推 , 就使得普洱老茶变成了带有金融属性的茶制品 。
但也正因为资本的疯狂涌入 , 这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机会 , 又加速资本进场 , 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品种和不同的产品 。 最终激烈的竞争以及需求的减少 , 让普洱茶老茶市场走到了今天这样的一个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