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越来越明显,是外星人集体篡改人类记忆,还是平行宇宙的干扰?


“曼德拉效应”越来越明显,是外星人集体篡改人类记忆,还是平行宇宙的干扰?


文章图片


“曼德拉效应”越来越明显,是外星人集体篡改人类记忆,还是平行宇宙的干扰?


文章图片


“曼德拉效应”越来越明显,是外星人集体篡改人类记忆,还是平行宇宙的干扰?


文章图片


“曼德拉效应”越来越明显,是外星人集体篡改人类记忆,还是平行宇宙的干扰?


很多人都听过曼德拉 , 但是并不了解“曼德拉效应” ,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是南非的前总统 , 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消除贫困不公的事情上 , 也是第一个由民主选举选出的南非元首 。
最早提出“曼德拉效应”的是“超自然顾问”菲奥娜·布鲁姆(FionaBroome) , 我们虽然经常能在课本上看到纳尔逊·曼德拉的事迹 , 但总感觉他离我们很远 , 按照记忆中他应该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很多其他人死在监狱中 。 但实际上纳尔逊·曼德拉是在2013年12月5日才逝世的 , 并且这种错误的记忆不仅仅是一个人的 , 而是集体性的 。

这就是网上流传很广的“曼德拉效应” , 这样说大家可能还不是非常了解 , 那么还有这样一个例子 , 在著名歌曲《爱我中华》中开头的一句话你还记得是什么吗?到底是“五十六个民族 , 五十六枝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 , 五十六枝花”?
我相信很多人的记忆都是“五十六个民族 , 五十六枝花” , 因为我本人的记忆就是这样 , 但是查资料发现是“五十六个星座 , 五十六枝花” , 而这首歌自出版传唱之后就没有改变过歌词 。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集体记忆出现偏差 , 虚构的东西被我们当成了现实 。

除了这个例子之外还有很多 , 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这不是一个人的记忆出现偏差 , 而是集体性都出现了记忆偏差 。 例如下边图片中的《沉思者》 , 这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的雕塑 , 表现的是一位男子弯着腰屈着膝 , 手抵住下巴在进行沉思 。 但是记忆中《沉思者》的手抵住的应该是额头而不是下巴 , 这又是一次记忆偏差 。

“曼德拉效应”的概念提出来之后 , 大家发现集体性的记忆偏差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 ,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记忆出现了问题?
人类最复杂的器官就是大脑了 , 它就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核心机器 , 不断地处理储存着各种数据 。 那么按照这样的说法 , 如果是记忆出现了问题 , 那么就意味着当初输入的“信号”可能就是错误的 , 大脑被误导了 。 一个人的记忆 , 可能涉及到了以往经验判断、主观情感上的倾向等等 , 在多因素协同下 , 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画面 , 这就是记忆 。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出发 , 这就是一种自我虚构型记忆 ,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 如果有一件特别伤心的事情 , 我们不希望去记起它 , 从本质上来讲内心非常排斥这个真实的记忆 , 那么经过漫长时间记忆就可能发生错误偏差 , 这是我们主观上的影响和选择 。
对于“曼德拉效应”有人用“薛定谔的猫”思维实验来解释 , 也就是说存在平行宇宙或者多元宇宙 。

首先了解“薛定谔的猫” , 这是一个思维实验 , 最初由薛定谔提出用来嘲讽哥本哈根派对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的诠释 。 什么意思哪?也就是哥本哈根派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 , 认为微观量子的核心就是“不确定” , 不能是左旋也不能是右旋 , 而是同时处在左旋和右旋的叠加态 。
对于这样的解释 , 爱因斯坦等老一派的物理学家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 因此还发出过“上帝还掷骰子吗?”的言论 。 而薛定谔就有另外的思维实验来反对“不确定性原理” , 当然目前我们知道哥本哈根派是正确的 , 而“薛定谔的猫”现在已经成为了量子力学的代名词 。

也就是说如果密闭小盒子不开盖 , 我们就永远不知道那只猫的死活 , 它是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 那么用多元宇宙论来解释 , 就是在一个宇宙中这只猫是活的 , 在另外的宇宙中这只猫是死的 , 至于进入哪个宇宙只有在打开盖子那一瞬间才决定 。
支持者认为 , 宇宙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这种选择和这种岔路口 , 因此才会发生集体性的记忆偏差 , 因为在多元宇宙论下不同宇宙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 目前我们也无法彻底搞清楚产生“曼德拉效应”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 因为人的记忆是非常复杂的 ,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