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文章图片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


欢迎收看本期的《不止游戏》 , 我是乔伊 。
小时候玩CS匪徒一方配发的手枪除开常规的单发 , 有个很特别的“爆炸开火”模式 。 听起来极其酷炫 , 右键切换后一枪瞬间打三发出去 。 当时还没怎么了解这些武器 , 还以为这枪一切换 , 可以把单发的手枪换成了\"喷子\" 。 后来又接触当时爆火的《穿越火线》和《CSGO》 , 里面这把手枪能切换成“三连射” 。 甚至后来在别的电影和游戏中 , 这手枪直接变成“全自动扫射” 。 这让我对这把造型朴素的手枪产生的极大的疑惑 , 虽然搞不清楚状况 , 但只记得它那特别的名字——格洛克GLOCK 。
那么本期我们就来研究下 , 这把游戏和电影中时常出现的武器 , 它究竟是什么样的?


格洛克手枪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 , 当时的奥地利军方希望给自家军队 , 整把全新的军用手枪玩玩 , 但是当时的奥地利大厂\"斯太尔\"公司所设计的手枪——斯太尔GB并不受军方的青睐 , 整的奥地利军方一度想要采购国外的手枪 。 斯太尔一看这可不行 , 肥水哪能流外人田啊 。 于是四处宣扬 , 什么本国军队要用本国武器 。 这些舆论把人家奥地利军方整烦了 , 把我架火上烤是吧?索性转念一想 , 既然支持国货 , 那为何我不选奥地利的其他公司?非要选你斯太尔是吧?于是一来二去这份订单 , 就来到了当时没什么名气的格洛克公司手上 。
在这之前格洛克只是一个生产窗帘拉杆 , 多功能刀具 , 偶尔给军方弄点配件的小公司 , 人员大概只有20来人 。 面对这顿官方恰饭 , 格洛克的设计人员也非常的重视这次机会 , 广泛的听取了军方人员的意见 。 作为甲方的奥地利军方提出了几个非常简单的要求:外形与结构需要全新的设计 , 同时还要使用新材料与新制造技术 。
不过军方也知道这些要求对于这种小体量的公司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 于是派了军队中经验丰富的军官来辅助他们设计 。 而格洛克公司也给予了设计人员充分的尊重 , 让他们从实际需求出发 , 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计武器 。 最终在设计人员放飞自我的构想下 , 一把满足奥地利军队的“三无”手枪便诞生了 。 当然这个所谓的“三无”手枪并不是说这是“骗人”的三无产品 , 而是无外置保险 , 无单/双动机构 , 无击锤的意思 。
成功问世的格洛克手枪 , 马上开始接受奥地利陆军的严苛测试 , 这些测试包括但不限于风沙 , 烂泥 , 浸泡海水等等 , 甚至还有破坏性试验 , 我随便说几个试验标准给大家听听 , 例如将武器在冰块中冷冻两个月 , 化冰后马上进行100发射击;将武器进行化学除油 , 在完全无润滑的情况下进行100发射击;还有用10吨的军用卡车反复碾压武器 , 然后装弹再持续压一个小时后进行射击 。 这些听起来就很离谱的试验 , 没想到格洛克的手枪都通过了 , 同时格洛克还能在水中进行射击 。 1983年 , 最终发射9*19mm北约标准口径手枪弹的格洛克 , 被奥地利军方正式采用 , 并命名为P80 , 而他的商业名称就是大家所熟知的Glock17 。
为啥叫“17”这个说法有好几种 , 一种是指这枪弹容17发 , 另一种是格洛克公司对外宣传他们公司门牌号就是17 , 好不容易搞出来的新枪大家以此来纪念 。 也有说这是他们公司除开之前还造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 这把枪出来刚好是他们公司第17个产品 。 不过这三种说法都没有充分确定 。



但不管怎样 , 17发的弹容在相比其他七八发 , 十来发的手枪中 , 已经算“武德充沛”的产物了 。 不管是从电影中还是游戏中看格洛克手枪都很好辨认 , 套筒方方正正 , 这种简洁的设计喜欢的就觉得非常好看 , 不喜欢的就觉得毫无美感 。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 反正我很喜欢这样的设计 。 除了方正的套筒 , 最显眼的就是采用了工程塑料的握把 , 这也是格洛克最有特点的地方 。
整个握把部分都采用的是工程塑料整体注塑成型的 , 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 并且成熟的注塑工艺能够使零件的结合精度较高 , 另外一体成型的塑料枪身 , 在保养上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枪身也更加方便 。
除开枪身 , 格洛克的扳机和弹匣也是塑料做的 , 这种大量使用工程塑料的武器在格洛克刚问世时 , 很多人会感觉质量堪忧 , 甚至闹出舆论说这手枪塑料整的 , 机场等金属探测器和X光机 , 检测不到这种大量工程塑料做的武器 , 恐怖分子会利用这一漏洞来躲避机场的安检 , 其实这种说法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说不通 。 虽然格洛克使用的大量的工程塑料 , 但是它的套筒 , 枪管 , 复进簧等等都是金属制品 , 更别提它弹匣里17发子弹了 。 同时握把与套筒接触的滑轨部分 , 格洛克仍然用了钢制部件去进行补强 。 也就是说其实关键部件还是会选用更为结实的金属材料 。
格洛克公司也没有专门跳出来解释 , 直接宣布在后续生产的枪身塑料件中 , 都会添加一种X光无法穿透的染料 , 靠这样的方法解除了信任危机 。 毕竟这种利用工程塑料与金属相结合的方式 , 很好的减轻了手枪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 直接注塑成型生产效率也非常高 。
Glock我倒是刚好有模型 , 就是.....有点小啊 。 没办法还是找海外的合作伙伴“法克鱿仙僧” , 委屈大伙看点实在的 。 依旧是标准流程 。 这些片段摄制于海外 , 有合法持有手续并经过专业训练 。
【格洛克手枪|【不止游戏】游戏中格洛克的“爆炸模式”是什么东西?】格洛克也是有“空仓挂机”的功能 , 相比与之前我们给大家讲的AR的空挂 , 格洛克要更为明显一点 。 第一次装上弹匣 , 用手拉动套筒上膛开火 。 当最后一发子弹打空 , 套筒就会卡住 , 形成这种“被拉开回不去”的造型 。 也能提醒射手子弹玩没了 , 赶紧按R换弹 。 这时候装上新弹匣 , 按下“空仓挂机释放按钮” , 就能瞬间复位 , 也替代了一次用手拉起再送回的上膛动作 , 直接就能再次开火 。 或者拉下套筒也能完成复位 。
格洛克的基础拆解也非常简单 , 首先卸掉弹匣 , 然后在扳机护圈上方一边有一个卡榫 , 同时按住两边卡榫往下拉 , 即可将套筒限位解除 , 剩下的就是将套筒往前滑出就可以了 , 拿下套筒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将复进簧和枪管拆出进行保养 。 至于装回去就更简单了 , 将枪管和复进簧复位后 , 把套筒沿着握把上的钢制滑轨一拉到底就可以了 , 也是不跟其他手枪一样还有额外的锁定动作 。 所以各位彦祖们好好学 , 下次遇到陈长官跟他比组枪就能赢过他 。



既然格洛克号称“三无产品” , 这三无的特点在哪?
第一个就是没有外置击锤 , 大家看像伯莱塔M9 , M1911等手枪就有明显的外置击锤 , 经常电影中遇上对峙的局面 , 角色还会手动扳起外置击锤来增加“震慑度” 。 而格洛克就没有击锤 , 它采用的是内置击针的方式来击发弹药底火 。
第二就是没有外置保险 , 别的手枪会有外置保险 , 在拨动后扳机是无法击发 , 防止意外情况方式 。 那么格洛克则采用的是“扳机保险” 。 这个扳机前面重合凸起的小扳机 , 就是代替外置保险的保险杆 , 上膛以后这个保险杆会凸出的更明显 。 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的简单 , 你要想开枪 , 你就必须先扣下那个小扳机 , 小板机按下后才解锁保险 , 接着继续往下扣才能带动大扳机开火 。 也就是说我们在扣动扳机的时候 , 同时完成了开保险和击发的动作 。
这样的设计就形成了你必须真的去扣住扳机才能开火 。 和别的手枪不一样在于 ,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可以防止跌落撞击等情况出现走火 。 也让一些粗心的用户 , 不会因为没有关闭保险而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 但坏处是不防傻 , 比如你一直把手指放扳机的所谓“金手指”玩法 , 依旧可能造成意外开火 。 而不像别的手枪有保险的情况下干脆按不动开不了火 。 加上它内置平移的击针 , 这样造就它第三无——无单/双动机构 。 不过因为格洛克较为特殊 , 为此单/双动机构我们会在别的武器给大家细说 。
那这样肯定有观众想这算啥保险 , 搞不好我瞎扣就打死人了啊 。 其实枪械毕竟是机械结构的产物 , 保险的思路主要是防止枪械在射手没想开火的情况下 , 不会意外撞击或跌落让机械结构造成意外走火 , 并不是防射手拿着枪随意对着别人 , 以期望最后是无法击发才算保险 。
格洛克这种保险的设计思路就是平时可以放心携带 , 再怎么磕磕碰碰也很安心 , 但真正需要开火时 , 射手拔出枪瞄准扣动扳机就能迅速开火 。 而不像别的武器 , 遇敌突脸还要多一道解除保险的步骤才能开火 。 多这一道步骤在危急时刻就可能多一份致命风险 。
格洛克除开扳机保险 , 还有完备的击针保险和防跌落保险 , 格洛克给这套系统专门注册了商标 , 称为“格洛克保险击发机构”(Glcok Safe Action System) , 简称格洛克SAS 。 因此这一套保险系统 , 让格洛克形成了“不扣不响 , 一扣必响”的特性 。
当然还是有部分军警觉得这扳机保险有点悬 , 闹着给改回去 。 为此部分北美的型号还是加了外置保险 。
其实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发现了 , 格洛克一直在做减法 , 它的初衷就是如何去省掉不必要的装置 。 内置击针 , 没有击锤 , 甚至没有外部保险 , 但带来的是零件少 , 成本低以及设计难度低 , 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公司来说是最容易的选择 。 同时这些根据实际出发的设计 , 也让使用者在操作时感到异常的轻松 , 特别是军警人员 , 因为谁都不想在遇见紧急情况掏出手枪与嫌犯交火时 , 还要在脑子里先过一遍操作流程 , 而格洛克就是相对简单很多 , 只要上好膛 , 掏枪就打便是了 , 弹容还多能保持火力倾泻力 。



那既然说到开枪射击了 , 就不得不提到游戏中的“某些型号”的格洛克 , 拥有一个叫“爆炸开火”的射击模式 , 这个模式是不是真实的呢 。 格洛克经过多年发展 , 已经有30多个发展型号 , 也适用除9mm以外其他多口径子弹 。 但这么多版本的格洛克 , 实际上没有一个是拥有三连发点射模式的 , 更没有所谓“爆炸开火“模式 。 这些都是游戏规避版权或者平衡性所进行的改动 。
格洛克才不整这种洋不洋土不土的三连发模式 , 要整就整劲大的 , 那便是具有全自动射击模式的Glock18 。 因此像《绝地求生》《使命召唤》这种全自动的格洛克其实是真实存在的 。
格洛克18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比较小 , 因为是全自动武器 , 受到法律的限制非常严格 , 所以格洛克18主要的装备对象是军警单位 。 格洛克18与17外观上最大的差别就是套筒后部 , 多了个快慢机 , 格洛克18的快慢机向上时为半自动 , 切换到下部后手枪就可以进行全自动射击了 。 但格洛克18并没有设计减速机构 , 所以这把自动手枪的射速非常高 , 理论射速能达到每分钟1300发 。 这么快的射速如果装原厂的17发弹匣 , 稍微多扣一下扳机就基本上打光了 , 因此格洛克公司为其生产了一种33发的大容量弹匣 , 以保证武器的火力持续性不会太低 。
当然 , 33发的弹匣在1300发每分钟的高射速下仍然坚持不了几下 , 就跟我们打游戏一样 , 谁都希望自己的弹匣容量越大越好 , 于是各种副厂为格洛克设计的大容量弹匣就被生产了出来 , 40发50发的都是小场面 , 某些公司还为格洛克整了个100发的马鞍形弹鼓 , 超大的弹容量加上超高的射速 , 差点没把007给干死 。
另外出于安全和法律方面的考虑 , 格洛克18的某些配件不能与其他型号的手枪互换 , 免得有些老哥拿去改装 。 后续还有个格洛克18C型 , 这个C型与其他的格洛克手枪一样 , 是在枪管的前端与套筒顶部开了孔 , 这些小孔能起到一定的枪口防跳器的作用 , 抑制全自动射击时的枪口跳动 , 但这么快的射速还是把手枪 , 该压不住还是压不住的 。
不过坚持做减法的格洛克公司也给了很多第三方配件商做加法的空间 , 有了配件加持的格洛克极大的提升了可玩性 。 其中非常出名的就是前几年在电影《疾速特攻》中出镜的TTI G34手枪 。 这把由塔兰战术公司推出的手枪全名非常炫酷 , 全称为TTI G34 Combat Master , 简称“战斗大师” 。 战斗大师的蓝本是格洛克手枪家族中的格洛克34竞赛手枪 。 标志性的特点就是高度定制化的竞赛外观以及大容量弹匣 , 战斗大师的套筒部分进行了镂空处理 , 以减轻加长枪管后的重量 , 弹匣井的喇叭口配件也可以使用户在装弹时更顺手 。
当然这种属于是比较高端的改装了 , 一把格洛克送到塔兰战术进行改装 , 费用往往是手枪本体的好几倍 , 而相对朴素一点的改装方式就是给格洛克安装枪托 , 我们刚才讲的格洛克18C , 它通过枪管上的开口去抑制枪口上跳 , 但光有个枪口还是不行的 , 于是有第三方公司就开发了型号为GLR-17的格洛克专用枪托 , 这种枪托在游戏中很常见 , 能够极大的提升对于武器的操控能力 。 枪托的安装非常方便 , 只需要将枪托插销从弹匣井后方的接口插入即可固定 , 如果要是还想控枪稳一点 , 该公司还有配套的前握把可供选择 。




另一种大家比较常见的格洛克改装套件 , 就是在《彩虹六号:围攻》里 , Mozzie使用的格洛克Roni套件 , 这种套件就是将格洛克手枪装到一个外壳里 , 形成一种“卡宾枪”的造型 。 但这种卡宾套件其实都属于是民间的玩具 , 手枪装备了卡宾套件确实可以提升命中率 , 可是如果军警部门真的需要一把发射手枪子弹的卡宾枪 , 市面上多的是成熟优秀的冲锋枪可供选择 , 而不是在本来就被作为副武器的手枪上大做文章 。
这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格洛克改装方向 , 但在《彩虹六号:围攻》中 , 还有一把也是以格洛克为主体设计的冲锋枪 , 那就是Somke使用的FMG9折叠冲锋枪 。 FMG9是由马盖普(MagPul)公司设计的一把能隐蔽携带的武器 , 本质上是由一把格洛克手枪搭配一个折叠外壳组合而成 , 这个FMG就是折叠冲锋枪的缩写 。 FMG9配套使用的是格洛克18的加长弹匣 , 武器在折叠状态时 , 看起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方盒子 , 收纳也特别方便 , 可以放进外套的内兜或裤子的后兜里 , 在使用时只需要操作者非常帅气的将武器一甩即可将武器打开 , 展开后弹匣以及握把部分会自动锁定 , 冲锋枪顶部的提把处还能加装手电或激光指示器 , 在设计上FMG9还是属于一款比较优秀与便携的特工或间谍武器 。
格洛克的成功让一大批击针手枪如雨后春笋一般上市 , 格洛克自家也像现在的iPhone一样 , 从格洛克17一直到格洛克48 。 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设计特色与家族化的外观 。 格洛克源自于有军方作战需求的Glock17 , 到为警察SWAT推出的Glock18;再从竞赛型的Glock17L , 到需要隐蔽携带的Glock26与Glock48 。 格洛克的枪族涵盖了市面上主流的口径 , 而不同尺寸大小的改变 , 也恰到好处的满足了绝大部分使用者的要求 。 虽然格洛克公司与欧美一众百年军火大厂相比还非常的年轻 , 但这不妨碍他们所设计的优秀武器 , 在枪械史上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 。



感谢收看本期的不止游戏 , 喜欢的观众朋友们可以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 我是乔伊 , 我们下期再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