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守县官取财物而即盗之 。 已论命复有笞罪者 , 皆弃市——《汉书·刑法志》 。
每个人都有贪欲 , 都想要占有更多的财物 , 如果“你”的面前摆放着巨额利益 , 又该怎么办呢?遵纪守法 , 还是监守自盗?
2015年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的方某富存入银行的三百三十万定期存款到期了 , 他便准备把这笔钱取出来 , 然而取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这笔钱竟然“不翼而飞” , 方某富立刻要求工作人员进行查询 。
然而一查 , 却发现这笔钱已经被转走了 , 转走的日期刚好是一年前存款的日子 , 某银行工作人员还出具了方某富的转账签名 , 方某富一看就发现了端倪 , 字迹跟他完全不一样 , 难得有人冒领了自己这笔存款 。
方某富立刻报警 , 天台县警方接到报警后查询了银行流水 , 意外发现这笔钱进入了一个名叫邱某的账户 。
邱某 , 1962年出生 , 浙江天台县人 , 当地的一位女企业家 。
方某富表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个邱某 , 自己的银行卡也没有丢失 , 更加没有泄露自己的密码 , 邱某又是如何转走这笔钱的呢?
伴随着警方调查深入 , 诸多类似的案件开始浮出水面 , 受害者还不止方某富一个人 , 而且情况都非常相似 , 一位杨老太太说自己也是在这家银行存了1300万 , 存一年的定期 , 然而到期却发现钱不见了 。
另外一位大哥也表示自己也是存了几百万 , 同样是存一年的定期……众多的类似的案例让警方有所警觉 , 通过不断的排查 , 受害者高达100多名储户 , 涉案金额高达5个亿之多 , 大部分的被转走的钱都流入了邱某账户 。
这些人跟邱某都没有任何瓜葛 , 可邱某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地盗走他们的钱呢?
警方调出了银行的监控录像 , 意外发现的一个“漏洞” , 从监控当中 , 警方发现受害者来存款是都在某一个柜台进行办理 , 而这位职员连续刷了两次存折(或银行卡) , 受害人在第二次刷卡时 , 又输入了一次密码 。
根据银行的人员解释 , 他们并不需要刷两次 , 他们怀疑第二次刷是在操作转账业务 , 警方同时还发现 , 在工作人员祝某操作时 , 邱某再次出现 。 这里面显然有一些猫腻 。
警方立刻将祝某带回警局 , 看到这些证据摆在她面前 , 祝某也如实交代了 , 根据祝某称 , 两年前 , 有一个中间人找到了她 , 以10%的利润拉她入伙 , 让她给储户办理转账业务 。
这些中间人就四处散播消息 , 说到某银行某柜台办理存定期业务可以获得12%至15%的高额利息回报 , 受害者因此上当受骗 , 当中间人明确这些存款人的基本信息、存款金额后就会通知邱某 , 邱某就来到银行跟祝某填写好转账单 , 最后由祝某完成转账业务 。
这几个人诈骗手段并不高明 , 但是储户们在巨额利息的吸引下最终把这笔钱投入了进去 , 每个人受害者都非常相信银行 , 虽然管理制度没问题 , 但是人心难测 。 随着警方一步步侦查 , 先后揪出了邱某、祝某以及另外6个人 。
邱某是当地的一个女企业家 , 事业一直都非常不错 , 为了扩大自己的事业 , 邱某就以各种借口不断地向亲戚朋友融资 , 然而事业还是一败涂地 , 亏了上亿元 , 为了填补这笔亏损 , 邱某就想到了从银行借钱 。
不过她“借”的方式就有些特别 , 邱某本身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抵押 , 她无法完成贷款业务 , 她就让中间人收买了工作人员 , 并承诺在一年内她一定还上这笔钱 , 祝某一开始相信她是一个企业家 , 觉得她有这个还钱的能力 , 在利益的驱使下 , 祝某也答应协助她违法 。
杭州市检察院认为邱某、祝某等八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虚构事实 , 隐瞒真相 , 骗取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 , 构成诈骗罪 。
【回顾:浙江一女子发现银行“漏洞”,2年偷走银行5亿,怎么做到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 , 数额较大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推荐阅读
- 尼姑开豪车住别墅,和2个和尚结婚,被捕时屋里有黑丝假发
- 许敏外甥调查河河被拐案,侧面出发调查真相,直言:尔敢石沉大海
- 香港撑警女老板,有个愿望@网友!
- 我国境内野外消失或者永久消失的30种野生动物,大多数只剩下图像
- 2005年死刑犯毕丽梅被枪决,在殡仪馆意外苏醒,家属:她命不该绝
- 承兴国际罗静:靠NBA品牌发家,财务“造假”揭开后被刑事拘留
- 美日要将台湾和乌克兰并列写入联合声明?中方曾警告:玩火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