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机器人来了!问世上海,30秒完成一次无人检测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出新一代2.0版"赛瑞(SAIRI)智能移动核酸采样车" , 配置自动无人核酸采样系统 , 该系统具备1至2台核酸检测机器人 , 利用"视觉+力控"感知技术实现每30秒人次的无人检测吞吐量 。
核酸采样机器人近日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诞生 。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宋海涛表示 ,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 , 研究院及时跟进防疫工作的实际需求 , 迅速组建数字防疫工作专班开展技术攻关 , 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 , 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构建抗疫"智慧屏障" 。 它不仅"解放"了采样人员 , 配备自动消杀和正压隔离功能 , 还能实现身份校验、快速登记、数据实时上传、后台快速数据处理等 。
此前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下线的1.0版新能源核酸采样车 , 已有近80辆在徐汇、闵行、浦东新区等区域部署 。 医护人员在车内 , 双手穿过车窗上的两个洞口就可以完成核酸采样 。 第二代配置自动无人核酸采样系统的车型近日也已研发完成 。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医疗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闫维新说 , "与人工采样相比 , 机械臂采样具备几点优势 , 不知疲倦、动作规范、减少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不适感 。 疫情之下 , 研发无人的、非接触性的、机器采样工作 , 来替代重复性的人力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 "
|核酸检测机器人来了!问世上海,30秒完成一次无人检测|核酸检测机器人来了!问世上海,30秒完成一次无人检测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供图
利用"视觉+力控"感知技术保证采样准确性
如何保证核酸采样的过程中 , 机器操作的准确性?闫维新介绍 , 其一 , 运用了机器视觉的原理 。 在张开嘴时 , 机器能通过深度感知到人喉咙、整个口腔以及后面小舌头的位置 , 小舌头附近咽峡两侧、扁桃体隐窝以及咽后壁的位置是最佳的位置 , 这一步通过机器视觉来做;在此基础上 , 团队还做了力位混合控制 , 以此真正接触到采样点 。 设计力的阈值 , 保证力度可以完成有效的采样;采样完之后 , 双臂协调控制 , 把采样棒和试剂管进行匹配 , 看似简单的操作混合了三项技术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