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技不如人?中美轨道器拍火星:中国黑白更模糊,美国彩照更清晰】

目前 , 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度过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 而天问一号轨道器自进入火星轨道以来 , 已经绕着火星转了460多天 。 两个探测器都还在火星上正常运行 。
天问一号轨道器在环绕火星运动过程时 , 位于火星地表之上几百公里的太空中 , 拍摄了不少的火星表面照片 , 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 , 它比祝融号早了将近3个月登陆火星:
上图中 , 我们可以看到毅力号火星车以及它的着陆点 。 同时 , NASA也用自己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 , 于2006年抵达火星轨道)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HiRISE)相机拍摄了毅力号:
此外 , 天问一号轨道器也拍摄了我们自己的祝融号火星车:
NASA的HiRISE也拍摄了祝融号火星车:
可以看到 , HiRISE拍摄到的火星表面照片更加清晰 , 火星车和地形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 而且还是彩色照片 。 那么 , 为什么天问一号拍摄的是黑白照片 , 而且还显得更加模糊呢?
在生活中 , 我们无论是通过手机 , 还是专门的照相机 , 随手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彩色的 , 就像人眼看到的那样 。 然而 , 无论相机的感光元件或称图像传感器是CCD , 还是CMOS , 它们本质上拍摄到的都是黑白照片 , 本身无法感知光的颜色 。
当光照射在感光元件上时 , 感光元件能够感应光线 , 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 然后进一步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 光线越强 , 电信号越强 , 反之亦然 。 通过电信号的强弱 , 就能反映出光线的强弱 。
但问题是 , 光线强弱并不能反映出颜色 。 因为光的颜色取决于波长或者频率 , 在可见光波段 , 波长最长的为红光 , 中间的为绿光 , 波长最短的为紫光 。 也就是说 , 即便感光元件接收到了来自物体反射或者发射的光线 , 也只能得到灰度图像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黑白照片 。
人眼的三类视锥细胞对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光最为敏感 , 通过RGB这三种颜色的混合 , 我们就能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 , 这就是三原色原理 。
为了得到彩色照片 , 最经典、最普遍的方法当属拜耳阵列 。 在感光元件前方设置RGB滤色器 , 使得每个点只能接收R、G、B其中一种颜色的光 。 在滤色器中 , G最多 , 占到了一半 , R和B各占25% , 因为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 。
根据一个像素点周围的RGB强度图 , 通过拜耳猜色算法 , 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RGB比例 , 进而就能推测出像素点本来的颜色 。 也就是说 , 彩色相机得到彩色照片 , 需要经过猜色过程 , 所以会导致彩色图像的分辨率下降 , 不如直接用感光元件拍出的黑白照片 。
天问一号的黑白照片是由高分辨率相机拍摄到 , 它并没有什么拜耳阵列 , 它其实捕捉了整个可见光波段的光 , 然后直接把光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 这样有助于得到信息更加丰富、分辨率更高的火星地貌照片 。
而NASA的HiRISE配备了一个CCD照相机、一台口径500毫米的反射望远镜、三个波段滤镜(B-G、R、NIR) 。 滤镜能让整个CCD只接收到一种颜色的光 , 然后把R、G、B三种滤镜拍摄到的光 , 直接进行合成 , 从而就能得到彩色照片 。 这种滤镜不同于拜耳阵列 , 不需要进行猜色 , 所以分辨率更高 。
HiRISE的拍摄方式与现在流行的业余深空天体摄影很像 , 通过R、G、B滤镜拍摄到不同波段的光 , 得到三种单色照片 , 然后再对三个通道进行叠加 , 就能得到RGB彩照 。 同时 ,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的信噪比 , 还需要拍摄明度通道(L)的光 。 这是笔者利用黑白CMOS+牛顿反射式望远镜+LRGB滤镜拍摄到的猎户座大星云(M42)照片:
推荐阅读
- 人类未来的火星任务可以吃什么蔬菜?莴苣!
- 石家庄:来返人员均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1900万粉的康仔农人翻车了?被疑莴苣提前砍断,网友:假剧看多了
- 圈粉1900w康仔农人惹争议,砍莴苣被疑是摆拍,网友:戏精上身?
- 切叶蚁:唯一会种植蘑菇的“奇特”蚂蚁!
- 诪张为幻不止出现在人类社会,为了交配权,雄性动物布下爱情骗局
- 行星 人类起源确定;阿莱姆行星发生爆炸,部分人乘坐飞船到达地球
- 园丁 人类真可以转世重生,法国园丁游历宇宙50年,看懂了一切
- 海奥华预言 《海奥华预言》:人可以转世,越精神化的文明等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