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方式要改写?诺奖得主彭罗斯称宇宙在循环,还找到了证据( 二 )



宇宙中的物质在不断运动
所以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大爆炸 , 也是先前宇宙“永世”的延续 。

  • 相关证据被发现
彭罗斯在提出这一理论的时候 , 也自嘲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 但是事实证明 , 他并非只靠想像 , 而是找到了现实的证据 。
他在研究中提到 , 他在宇宙中发现了6个“温暖”的天空点 , 为了纪念和他一起共事多年的朋友史蒂芬·霍金 , 彭罗斯将这些点称为“霍金点” 。
2018年 , 他指出宇宙微波背景中的辐射热点可能由蒸发的黑洞产生 , 此前霍金也提出黑洞会“泄露”大量宇宙辐射 , 并且最终会被蒸发 。

宇宙微波背景中的辐射热点
2020年他在《皇家天文学月刊》上发布论文 , 展示了在宇宙微波背景下温度升高的异常斑点的证据 。
在共性循环宇宙中 , 彭罗斯认为从一个永世到另一个永世的过渡应该是平滑的 , 但是这6个霍金点的出现就使其出现了例外 。
实际上在彭罗斯的描述中 , 我们可以了解到 , 这6个霍金点是前一个永世发生爆炸时 , 超大质量黑洞在霍金辐射后的结果 。
根据数据显示 , 这6个黑洞的直径相当于月球直径的8倍 , 并拥有相当高的温度 。

有没有犯巨物恐惧症?
彭罗斯还提到 , 这些黑洞还拥有很大的质量 , 每一个都足以吞下整个银河系 , 由于它们的能量已经散布了几十万年 , 在形成热点之后 , 很难被我们直接看到 。
目前我们对黑洞的了解还十分少 , 自1916年提出黑洞这个概念后 , 由于技术的限制 , 天文学家很难观测到它的存在 。

甚至对于其是否真实存在 , 也让很多人感到怀疑 。
直到2019年 , 首张黑洞的照片问世 , 关于黑洞的质疑之声才逐渐减少 , 所以彭罗斯的理论才得以被更多人看到 。
在彭罗斯获得诺贝尔奖并得到肯定之前 , 大部分的科学家都认为他的理论存在问题 , 因为他的理论实际上是绕开“暴胀理论”进行的 。
这部分科学家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后认为 , 暴胀理论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中出现的问题 , 向大家展示了宇宙大爆炸的可能性 , 并且基于大爆炸宇宙论进行扩展 。

宇宙大爆炸
科学家在研究宇宙起源的过程中 , 不管是持哪种观点 , 都提出了很多优秀的理论 。
所以不管这两种宇宙起源方式 , 最后到底是谁正确 , 其实都对科学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
科学家研究宇宙的原因不过 , 按照科学家的计算 , 现在的宇宙都已经形成了那么长的时间 , 要追溯到过去十分困难 , 那么科学家又为何要一直进行研究呢?
对于人类来说 , 追溯到过去研究世界起源的步骤 , 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 , 使得人类迈向前方的脚步更加踏实 。
在人类发展的千万年间 , 有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规律:任何生物都会面临死亡 , 人类也不例外 。

这些高楼很有可能变成人类的“遗物”
即便如此 , 人类也在不断探索各种生命的起源 , 以及生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
  • 人类文明的关键是对宇宙的探索
“好奇心”是探索宇宙中各种事物的原动力 , 这也是人类能够称为这个世界上拥有高等智慧生物的原因 。
在现代科技还没有开始发展的时候 , 古人在仰望星空时 , 就开始研究日月星辰的变化 。
在他们看来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 所以天文学才能成为拥有最悠久历史的学科之一 。

后来 , 人类在探索地球的时候 , 发现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和宇宙息息相关 , 在研究出地球演化发展的过程中 , 宇宙的变化对地球生物的演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过去地球上的很多生物 , 就受到了月球、小行星、太阳和其他行星的影响 , 比如原本称霸了中生代的恐龙 , 就有很大可能是因为地球遭到了小行星的撞击 。
人类文明能够不断进步 , 现代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发展 , 关键就是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 。

恐龙:我先走一步
对于人类来说 , 要让未来的道路走得越顺畅 , 就必须要清楚地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实 。
通过剖析其原因找到解决的方式 , 成为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的一个重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