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被判死刑的亿万富翁,临死前还挣扎:我花500亿饶我一命( 二 )



即便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 袁宝璟仍然拼命投出自己的简历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最终建设银行将他收入了麾下 , 这在当时 , 已经让许多人都艳羡无比了 , 是一份实打实的“金饭碗” 。
不过在首都这种地方 , 即便是政法大学出来的高材生也面临着激烈竞争 , 袁宝璟自然不可能刚进银行就做高管 , 只能被分配到郊区的分行做一个普通的业务员 。
这对急于赚钱的袁宝璟来说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的 , 所以在工作之余他便又开始想起了心思 , 当时正值中国炒股风潮席卷全国 , 他便抱着尝试的态度做起了股票行当 , 没成想投入了一点小钱 , 竟然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

袁宝璟是个很聪明的人 , 对金融也颇有些天赋 , 他随即便加大了投入 , 把自己积攒下的一些资产全部抛入了股市 , 那会证券市场刚刚起步 , 掌握了敲门的袁宝璟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 , 以至于在业内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
靠着炒股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 , 袁宝璟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 , 同时也更加对银行小员工的职务瞧不上眼了 。
1992年时 , 他干脆地辞去了工作 , 在北京怀柔开办了一家自己的实业公司 , 正式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

此时的袁宝璟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富裕 , 他手头虽然有着小二十万 , 但作为一个公司的启动资金 , 这笔钱还是有点不够看的 , 但惊人的眼界再一次帮到了他 。
这个出身于广袤东北大地的小伙子 , 现在已经在京城闯出了一份事业 , 但他仍然能够将目光放低 , 放到那些最基本的农作物上 。
袁宝璟直接大胆地拿出十五万元 , 买种子、买专利、买土地 , 然后大量种植黑小麦 , 甚至于自己亲身下地、下田看护 , 没想到此举大获成功 , 作物丰收后直接脱销 , 凭着这一次投资 , 袁宝璟将资产硬是翻了近十倍 。

有人懂得经商、有人懂得理财 , 而袁宝璟却在这两个领域都是高手 , 他拿着通过经商赚来的钱再去炒股、投资 , 很快又继续盈利、翻倍 , 这样一路滚雪球 , 他的资产很快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
后来他更是大手笔直接开始疯狂收购 , 吞并、买下了六十多家企业 , 让建昊集团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公司 , 也让自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大老板、商业精英 。
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从一个普通的毕业生做到了一家市值三十七亿大公司的老板 , 无论如何 , 袁宝璟的确是个天才无疑 , 但是人心的好坏却并不由他的能力决定 , 可是往往却能将人拖入万丈深渊 。
转折出现在1996年 , 这一年袁宝璟依然在操盘 , 他在四川做了一笔期货生意 , 一口气投入了巨额资金 , 原本以他的能力肯定稳赚 , 但最终居然连裤子都输掉了 , 直接亏损金额高达近一个亿 。

这笔钱对现在的袁宝璟来说不至于不能接受 , 但也肯定不算小钱 , 最重要的是 , 这次亏的很邪门 , 他经过多方调查后 , 非常怀疑是当地的一位富商刘汉联合了证券交易 , 在暗中给自己下了套 。
由于年少成名 , 这时他才年仅三十岁 , 一路顺风顺水 , 让袁宝璟已经变得有些目中无人 , 虽然他对外形象很好 , 到处建学校、捐款捐物 , 但心性却没有随着他的资产一起成长 。
出了这样的事 , 他根本无法咽下这口气 , 但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办法竟然是直接要对刘汉实施报复 , 他拿出了十六万现金 , 让自己的哥哥转交给属下汪兴 , 再让汪兴去成都“想办法” 。
刘汉这个汪兴的经历也非常复杂 , 他一开始在辽阳刑警大队就任中队长 , 后来也是觉得薪资微薄 , 所以辞职创业 , 做过许多乱七八糟的活计——开饭店、炒股票、私家侦探、倒卖杂货等等 , 但都做不下去 , 究其原因还是能力不够 。
后来他在炒股期间认识了袁宝璟 , 后者稍微一提点 , 就让汪兴赚了不少钱 , 随即他便加入了建昊集团 , 对袁宝璟忠心耿耿 , 也一路做到了分公司经理的职务 。
让他去解决这件事 , 的确算是找对了人 , 汪兴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四川 , 在成都 , 他找到了一个名为李海洋的“杀手” , 并为他提供了枪支 , 双方谈好条件 , 约定1997年2月1日在酒店门口直接“做掉”刘汉 。
当天下午 , 刘汉走出酒店大门 , 正准备开车离去 , 身在二楼的李海洋当即开枪连射 , 但因为是土枪 , 穿透力较弱 , 子弹击碎玻璃后失了准头 , 刘汉没有中枪 , 随后李海洋便张皇逃窜 。
事情没做成 , 回到公司的汪兴让袁宝璟很不满意 , 待遇一落千丈 , 心怀不满的汪兴很快离职 , 但接着又多次打来电话 , 以这次“刺杀”为由向袁宝璟勒索一百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