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鱼全身都是宝 , 鱼头富含脂肪和胶原蛋白 , 是另一道美食的必备食材 。 首先用树枝将鱼头穿起来 , 然后浸入清澈的溪水中 , 即便在夏季 , 这里的气温也是不冷不热 , 所以鱼头并不会腐烂变质 , 水中的微生物会帮助鱼头缓慢发酵 。 等到十天以后 , 将鱼头捞出煮沸 , 烹煮过程中会散发一种酸酸臭臭的味道 , 跟因此鲱鱼的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
冷却后的鱼头汤呈琥珀色 , 漂浮在上面的是金黄的鱼油 , 用勺子轻轻舀起存入瓶中 , 这种味道浓烈的鲑鱼油富含维生素和脂肪酸 , 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种更加粗犷的储存方法 , 直接挖坑加鲑鱼埋起来发酵 , 看上去跟中国农村地区挖坑窖藏萝卜一样 , 土坑底下垫一把杂草 , 四周围一层树皮 , 再无其他繁琐步骤 , 直接铲土埋起来就好 。
这也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 , 等到冬天大雪覆盖 , 鲑鱼发酵好以后取出来 , 闻起来臭 , 但吃起来却香 , 同时也会带有淡淡的酸味 。 阿拉斯加地区的富饶不仅局限于内陆河流 , 每年春天 , 数以亿计的鲱鱼不远万里游到阿拉斯加海域产卵 , 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新季节的开始 , 也为当地渔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 因此人们给予它“迎春鱼”的美称 。
这片海域可供捕捉的鲱鱼数量足足有2万吨 , 100多艘渔船和飞机联合行动 , 高科技成像设备可随时探测鱼群的规模和位置 。 虽然鲱鱼数量庞大 , 但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捕捞船 , 所以船长必须眼疾手快 , 抢占先机 , 发现鱼群就迅速下网、合围 , 等渔网一点点收拢 , 密集的鱼群在水面炸开了花 。
大量海鸟赶来抢食 , 它们就算撑破肚子 , 船长也不担心 , 因为仅这一网就能捞到足足300吨的鲱鱼 , 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鲱鱼就像一张张闪亮的钞票 , 这场大型的捕鱼活动好比一场价值百亿美元的战役 , 2万吨鲱鱼收入囊中 ,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将出口到世界各地 。 人类已经进入商业捕鱼时代 , 每年捕捞的渔获量超过一亿吨 , 却难以满足日益膨胀的需求 。
位于欧洲的波罗的海同样生产鲱鱼 , 作为北欧三国之一的瑞典 , 拥有这片海域最长的海岸线 , 这里的居民从中世纪之前就开始捕捞鲱鱼 。 因为此地纬度高 , 光照不足 , 所以在很久以前 , 盐田的产盐量很少 , 然而腌渍鲱鱼需要用到大量食盐 , 当时的瑞典人为了节省成本 , 会尽量少添加一些珍贵的食盐 。
如此一来 , 腌渍的鲱鱼就成了半腐败的食物 , 并且散发出浓烈的恶臭味 , 穷苦的百姓不忍心浪费食物 , 时间一长就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这种特有的臭味 。 鲱鱼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厌氧菌 , 这种被称为“菌中之王”的细菌会在储存罐内不断生长 , 并且释放出乙酸、丙酸、硫化氢等物质 , 这些物质混合起来就形成了鲱鱼罐头独有的恶臭 。
打包封装好的鲱鱼罐头会销往全国各地 , 瑞典人对这道传统美食的热爱绝非浪得虚名 , 等待了一年时间买到新产的鲱鱼罐头 , 大家会聚在一起举行家庭派对 。 为了避免家具染上臭味 , 他们会选择在室外打开鲱鱼罐头 , 打开盖子的一刹那 , 浓烈的气味窜了出来 , 众人脸上露出兴奋喜悦之情 。
他们享受这种气味的样子就好像这不是鲱鱼罐头一样 , 但其实瑞典人也知道它很臭 , 甚至有些刺鼻难闻 , 但他们爱的就是这个味儿 。 罐头打开后 , 再移到室内餐桌上 ,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 , 发酵好的鲱鱼软烂微红 , 用餐刀轻轻一刮就成了鱼糜 , 配上薄饼、土豆和洋葱 , 几种味道融合在一起 , 让他们欲罢不能 。
为了表达对这种美食的喜爱 , 他们会边吃边唱 , 让食物的味道在歌声里再次发酵 。 对他们而言 , 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 可以说 , 人类的历史一直跟鱼腥味密不可分 。 人类用阳光、烟熏和烟渍来保存容易腐烂的鱼肉 , 鱼类为人类提供了食物 , 也构成了人类独特的味觉记忆 。
从古到今 , 如果没有鱼 , 就不会有现在的人类 , 无论历史的车轮驶向何方 , 这种伟大的食物都将永远守护我们 。
推荐阅读
- 法老诅咒盛行,陵墓内饰和藏宝不符,19岁的法老藏有什么秘密?
- 5个听起来像虚假的事,但实际真实存在
- 水猴子真身破案了?日本河童的真相,原来是濒危稀有动物?
-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为何至今仍未发现其“踪迹”?答案细思极恐!
- 纳斯卡线条附近发现类人生物,只有三根手指,他们从哪来的?
- 将一个手电筒打开并扔出去,手电筒里的光不就超光速了么?
- 研究发现:巨型白鲟、流光鱼和没有名称的带鱼,你知道吗?
- 史前巨人真的存在过吗?这就要从木乃伊开始说起了
- 少女冰封500年,样子像睡着,找到原因后,科学家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