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累|永暑岛淡水可供6万人使用,环礁面积为马累十倍,未来潜力巨大( 二 )


1987年4、5月间我海军和工程人员 , 开始到南沙岛礁进行考察 。 最终确认永暑礁盘面积较大水文条件好 , 附近并无被敌对国家占据的岛礁 。 南海舰队高层经过商议后 , 最终决定把观测站放在永暑礁 。

西沙海战
可当时越南强烈反对我国在永暑礁进行建设 , 并且于1988年1月底派出两艘武装船只载着建筑材料和40多人从西礁出发;试图登陆永暑礁建设据点 , 被严阵以待的我军船只驱走 。
从2月1日至7日东海舰队派出担任施工现场指挥的929号登陆舰 , 南海舰队833号船 , 南海舰队多艘运输船 , 上海救捞局的浮吊船“大力”号 , 半潜驳船“重任”1号等陆续抵达永暑礁 。
但这时天公不作美永暑礁附近风浪较大 , 原有的施工方案一时难以执行 。 到了2月24日指挥部决定出动潜水员进行水下爆破 , 才成功打通了进入礁盘的航道 。 经过连续九天的奋战 , 终于用挖出来的珊瑚渣堆起了8080平方米的陆地 。
在这一过程中不甘心的越南继续派出武装船只进行骚扰 , 以至于在3月14日双方在赤瓜礁海域发生武装冲突 。 此战我军击沉越军三艘船只 , 造成其数百人伤亡 。

赤瓜礁海战
之后越南虽然仍然侵占了很多我国南沙岛礁 , 但却再也没敢骚扰永暑礁等我驻军岛礁 。
1988年收复永暑礁 , 是我国在南沙斗争史上的重要意义 。
甚至在《“中国现代海军之父” ——刘华清》专题之一《南沙机遇》都提到 , 如果不是刘华清当机立断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南沙获取了一块立足之地 , 南沙局势发展会更加变幻莫测[1

当年8月2日中国南沙永暑礁海洋观测站胜利竣工 , 还修建了4000吨级的码头以及一座2层楼房 。 但受制于当时的综合国力 , 以及不想过度刺激越南等南海周边国家;在之后的30年时间里 , 我国并没有对永暑礁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建 。
一直到2014年时永暑礁上除了海洋观测站和兵营 , 只增加了一个直升机平台和一个500平方米的蔬菜棚 。

刘华清(右一)
驻岛官兵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 很长一段时间饮用水和食物几乎全靠从海南岛运输 。 由于淡水匮乏每次下雨时 , 他们都要尽可能地接水或干脆借机洗澡 。
2010年5月下旬永暑礁才首次有了中国移动的手机信号 , 随即中国电信也实现了在永暑礁上提供服务 。
这一切却随着2012年菲律宾无端挑起“南海仲裁”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之前南海各方虽然偶有冲突但都尽量避免将矛盾公开化、国际化 。
而菲律宾这一行为让我国在南沙大兴土木少了很多顾忌 , 再加上国内相关技术也非常成熟 。
于是在2014年开始我国对包括永暑礁在内的南沙六个驻军岛礁和西沙的永兴岛进行大规模扩建 , 从而一举扭转了我国在南沙的长期被动局面 。

建设中的南海岛礁
目前我国已经在该礁盘的西南侧吹填出了2.8平方公里的人工岛[2
, 面积超过太平岛一度成为南沙最大岛 。
不过随着美济礁和渚碧礁填岛作业完工 , 永暑岛又屈居第三大岛了 。
到2015年永暑岛一期工程完工不但修建了大量的建筑 , 而且还铺设了一条3000多米长的机场跑道 。
永暑岛上有了机场大大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转运 , 同时标志着我国能够将先进战斗机运用在南沙海域 。

永暑礁
事实上由于南沙群岛普遍岛屿面积小而距离远 , 各国要想实现对其的控制绝不是派几个人驻守就可以的 , 而是必须掌握附近天空和海洋的控制能力 。
否则人家照样越界捕鱼或盗采石油 , 这样的“维护主权”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
而我国不但在永暑岛 , 还在与其距离都在190多公里的美济岛和渚碧岛上各建了一座机场 。
这三座机场均位于南沙重要的国际民航路线上 , 随时可以对民航班机提供协助;同时成品字形互相支援 , 事实上我军已掌握了南沙地区的绝对制空权 。

永暑岛机场
发现巨量地下水水质优良可补给 , 未来可满足数万人的生活需要我国对永暑礁填海造岛后驻军数量大幅增加 , 已有的靠陆地补给的淡水模式自然难以为继 。 于是按照传统思路 , 我国兴建了海水淡化厂 , 以尽可能满足岛上军民需要 。
在之前的常识南沙群岛只有太平岛 , 中业岛等少数岛屿有天然存在的地下淡水 。 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只有存在天然淡水的才能算岛 , 这也是某些国家指责中国在南沙变礁为岛“不合法”的理论基础 。
但让中国人和这些反华媒体都万分惊讶的是在南沙填岛完成后的第三年 , 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对该岛进行第一次调查时意外发现永暑岛地下竟然出现了地下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