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答案:水稻中后期管理主要抓住扬花灌浆期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等方面,创高产 。水稻中后期水肥管理 。

水稻在抽穗扬花灌浆期,对水的要求很关键,十分重要 。农村有句俗话说:‘’稻打苞,水满腰‘’ 。它的意思是说,水稻到抽穗扬花期,要有充足的水,来保证水稻的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般水稻田水层要长期达到8~15㎝深为宜 。水稻在孕穗、抽穗、扬花、灌浆等时期,需要充足的磷钾肥来保证水稻籽粒的营养积累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用1%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溶液另结合防治病虫害的药物一起联合喷药两至三次 。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 。

水稻中后期病害主要注意防病水稻的纹枯死、稻瘟病和菌核病;虫害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粘虫、飞虱 。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溶液喷雾,在水稻封行、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各用药一次 。防治稻瘟病可用稻瘟净、三环唑、稻康、瘟克等1500~2000倍溶液喷雾,每七天一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治2~3次 。防治菌核病、细菌性条斑病,可用农用链霉素、菌毒清、施稻灵、可杀得、裁菌、叶枯宁等按各自的用量交替用药 。防治飞虱、稻蓟马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溶液或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喷雾,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 。防治稻苞虫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施 。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粘虫可用25%二二三乳剂250倍溶液喷雾,90%敌百虫1000~1500倍溶液喷雾,或用吡虫啉1000~1500倍溶液喷雾 。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总之,水稻中后期主要抓住水肥和病虫害管理,提高产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水稻移栽大田后,大致分为返青期、分蘖期、营养生殖期(孕穗期)、扬花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生长阶段 。

水稻在完成了分蘖阶段,就要进行中后期管理 。

一,及时控制分蘖 。正常天气下,对大田进行抽样调研,当分蘖达到一定基数时,必须进行控蘖 。汕稻16w穗/亩,粳稻18一20w穗/亩 。若不控蘖,就形成大量的无效分蘖,既耗肥,又影响水稻通风 。有效的办法,传统做法是排水糊脚泥 。简单做法,排水烤田,至田面裂纹后覆水 。之后,干湿交替 。

二,适量追肥 。水稻进入生殖阶段,是水稻需水需肥高峰期,此时适量追施孕穗肥,看苗情而定 。正常是每亩5kg尿素、10kg磷肥、10kg钾肥 。用三元复合肥,有15㎏即可 。这样做有两大优点:(1),防止脱肥,增加有效穗,促进大穗,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2),防止水稻后期早衰,达到活杆成熟,同时增强抗倒伏的能力 。

三,防治稻曲病(稻粒上的绿灰包) 。水稻抽穗前,喷施一遍多菌灵,穗后灌浆期再喷施一遍多菌灵,这样就会在高温高湿的气候下,有效控制稻曲病的滋生,提高水稻品质 。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四,防止脱水 。大多农民在水稻灌浆后,就排干田水,害怕收割时田塌,收割不便 。其实,在连阴雨天尚可,一旦遇到后期干旱,会造成水稻脱水而倒伏,造成减产 。

五,防虫治虫 。水穗在抽穗前,防治二化螟三代是必须的 。很多人闻"药"色变,其实只要用低毒的杀虫双200g/亩兑水喷施即可 。喷药时间很关键,若发现田块多处稻叶背面,有蛛网似的卵块时,及时喷药,能药到病除,而且省工省药,达到环保 。保证更绿色的做法是,在大田中装置几处黑光灯,也能有效防治虫害的发生 。

技术要点不再重复,总结为十个字:控蘖、防虫、防病、追肥、防倒 。老玩童谈种田,帮你解决困难,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哟!

其他网友观点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对于水稻来说也是如此,前期的管理相当于打基础,中后期的管理相当于在基础上做产量,大家可以想一下,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是不是中后期的管理比前期要频繁?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中后期不会管理,产量肯定没保证 。

一般情况下,水稻在中后期,农民朋友最怕的有3种情况,它们是倒伏、秕粒和贪青,因为这三种情况,在不同程度上,都会造成减产,所以,下面小帮手就详细说说这三种症状以及防治办法 。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1、倒伏

倒伏情况不用过多介绍,大家都明白,一旦出现倒伏,产量必有减少,只不过是减多减少的问题,引起水稻倒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植过密、灌水过深、种植较浅、氮肥施用过多以及病虫害等,这些原因很常见,我们可以提前预防,也可以发生后有效防治 。

首先种植密度不要过大,给予田间有充足的空气流动,其次灌水不可过深,同时注意晒田,然后不要只施用或追施氮肥,磷肥、钾肥也要跟上,另外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也要叶面喷施,最后就是病虫害的防治,比如水稻钻心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等等,详细用药,这里就不多说了,前面的文章有,大家可关注查看 。

2、贪青

水稻贪青指的是在中后期该发黄时不发黄,原因是由于植株内的一些养分滞留在体内,叶片还是出现发青的症状,导致千粒重下降 。

引起贪青的原因也很常见,比如田间干旱,没及时灌溉;种植过密,田间通风通光性不好,光合作用减弱;氮肥施用过多或者过晚,导致后期肥效继续被吸收,有朋友形容,就是营养过剩导致的 。

知道了原因,在防治起来就很明朗了,比如种植过密的问题,上面已经说过,没好处,其次是肥料管理上,不要盲目认为多就是好的,和人一样,吃的太饱,也撑得难受,最后就是在灌浆期前后,田间不要太过于干旱,可以浅水灌溉,少量多次 。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3、秕粒

正常生长的水稻,秕粒饱满,产量自然不多,而一旦田间秕粒占比过多,产量不用说,轻则减少20%左右,重则不敢想象,引起秕粒的原因,主要是水稻在中后期出现过早衰退的情况,比如前期生长过于旺盛、中后期水肥跟不上、土壤通透性差,导致缺氧等 。

预防措施也是大概那几点,比如在抽穗期时,田间的水分要跟上,但不要过深;在灌浆期时,浅水为主,少量多次;在肥料的管理上,中期追施一次尿素,后期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喷施多种营养的叶面肥 。


水稻中后期该怎么进行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以上3点就是水稻中后期容易发生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如果仔细看的朋友会发现,其实也就是几个点,水肥管理、种植密度、病虫害防治等,都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一些农活,所以,大家对此也不必有过多的担心,只要按照正常的管理,上面3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 。

关于水稻种植管理方面,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评论中留言,看到后会一一回复!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了解更多水稻种植相关知识,可关注查看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