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盛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 并因此得名 , 具有1200多年历史 。 自清代的乾隆皇帝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后 , 更是以此为“贵”!而这也产生了比较有意思的现状 , 说起西湖龙井茶 , 很多人估计先会想到“狮峰” , 然后又有梅家坞或者翁家山和龙井村争风 。 所以我就曾经非常困惑 , 正儿八经的“茶乡第一村” , 哪里来这么多“竞争者”?
因为自己并不好“茶” , 就算收到听说价格昂贵的“明前茶” , 也大多只能当礼物送人(至少不会“暴殄天物”吧) 。 对于“茶道”以及相关的历史 , 自然也属于“小白”之流 。 偶尔路过西湖边的茶园 , 更多时候只是欣赏其风光 , 等遇见一些典故和古迹 , 才会“兴致勃勃”起来 。
按路标寻找 , 很快就在翁家山村的马路边“发现”一口古井 , 正好有几名外地游客在打水嬉戏 , 而旁边的出租车司机还热情地充当着义务讲解员 , 说的那叫一个“头头是道” , 顺带着也给我涨了不少见识 。
抱着“兼听则明”的心态 , 我还是在网上仔细搜寻了相关资料 , 原来这口古井的正面曾经刻有“龙泉”、“葛洪遗迹”等字 , 后因翁家山与龙井两村的村民为争夺老龙井之名 , 这“龙泉”两字就几经变更 , 甚至被凿掉数次!最后才正式改为如今的“老龙井” 。 虽然字迹确实有点“肤浅” , 但用心辨认的话 , 还是清晰可见的 。
(图文作者:阿陆 , 谢绝转载哦 , 欢迎关注收藏和点赞)
它的原名是“龙泉古井” , 也被俗称“外龙井” , 凿于南宋初年 , 传说为南极仙翁点化 , 另传是葛洪炼丹取水之处 , 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葛洪井” 。 比较少见的是 , 它由一整块湖石雕凿而成 , 虽然看上去有点厚薄不一甚至“手工粗糙” , 却无处不彰显着朴实无华的岁月痕迹 。探身查看 , 井圈内壁有十多条粗细深浅不一的凹槽 , 应该是吊水绳长期摩擦所致 。 原来不仅“水滴可以穿石” , “水绳也能开槽” , 这就是现成的例子 。
井水至今仍然甘甜清洌 , 听旁边邀请我们喝茶的老板娘说 , 它还“终年不枯” , 历经千年还能保持如此“状态” , 确实堪称一绝 。
【旅行|“西湖龙井”名扬天下,如今却只剩翁家山的“老龙井”还有水可汲】
不过旁边的石碑已经字迹模糊 , 如果没有网络的话 , 我还真找不到相关线索 。 如果有相关工作人员看到此文 , 建议“加工”一下哦 。
疫情期间 , 到翁家山“寻茶问景”的游客比我想象中要多一些 , 毕竟相对于龙井村和梅家坞 , 它的地理位置都要更偏更高 , 虽然路上的风景非常不错 , 但真正会“舍近求远”的人必然还是比较少的 。
下山时又路过龙井村 , 虽然有口“龙泓”隐于密林之中 , 但或许是前面的牌坊过于“招摇” , 反而很容易让人忽视 。 又因为”人迹罕至“的原因 , 虽然旁边就有茶室 , 这汪“龙井”也仍然显得有点“不修边幅”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等我后续发文哦?!
言归正传 , 上面提到的“老龙井”位于杭州西湖区翁家山97号 , 其实就在路边 , 非常好找 。
除了自驾 , 公交车也非常方便 。 可以坐87路到翁家山站下车 , 走50几米就到 。 或乘27路到茶博龙井馆区站下车 , 相隔两百多米 。
推荐阅读
- 旅行|全年旅行,每月最适合去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
- 旅行|有人说,旅途中“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句话有道理吗?
- 火车|欧洲最美的 12 条火车之旅,极致的幽美给你带来别样的浪漫!
- 旅行|心宽,便是远方!这12个绝美的旅行地,这辈子一定要去感受四季!
- 露营|妻子迷上“露营”,称是去呼吸新鲜空气,老公却发现带了安全用品
- 旅行|夏天出发最合适了!国内10个小众旅行地,一键开启“静音”模式!
- 旅行|10个国内最美旅行地,收藏起来!疫情过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旅行|旅行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不必在乎目的地
- 旅行|旅行是大多数人的期盼,生命有限,世界那么大,总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