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螳螂人工饲养可以选择群养 , 养殖环境则需要在30°C-40°C温度 , 适度在60%左右 , 养箱中营造出大自然环境供其栖息 。 小提琴螳螂为了能繁衍生息 , 需要提供飞行类的昆虫 , 保证产下的卵是正常的 , “蝴蝶 , 飞蛾 , 苍蝇”作为猎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
小提琴螳螂
排名第七:马来树枝螳螂
马来树枝螳螂别称羽毛螳螂 , 大枯枝螳螂 , 属于昆虫钢 , 扁尾螳科 , 箭螳属 。 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亚洲雨林、印度尼西亚多座岛屿 , 雌性体长:17cm左右 , 雄性体长:15-20cm , 马来树枝螳螂不算体积 , 是世界上最大的螳螂 。 它的身体扁平细长 , 有一个小三角头 , 可以前后左右自由旋转 。 但它的前腿带有两把锋利的镰刀 , 适合捕猎昆虫、青蛙、鸟、蛇等猎物 。 在产卵期间的食量很大 , 周围一切生物都成为它的猎物 。
马来树枝螳螂
它的视力非常好 , 可以发现一些轻微的动静 , 当遇到体积稍大的猎物 , 会站起来展开带斑纹的翅膀 , 摆出随时攻击的架势 , 举起前腿上两把锋利镰刀 , 看起来更加威武霸气 。 一触即发的战斗气势 , 战斗起来十分凶悍 。 当遇到强敌或者生气的时候 , 也会摆出战斗状态 , 这种耀武扬威的气势 , 会吓走比它强大的对手 。
马来树枝螳螂
排名第六:魔花螳螂
魔花螳螂属于昆虫纲 , 有翅亚纲 , 螳螂目 。 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 肯尼亚、马拉维、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家 。 它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螳螂之一 , 也是世界上最受人民欢迎的螳螂之一 。 身上五颜六色、当遇到敌人时会变成黑色来保护自己 。 雄性8-11厘米;雌性10.5-13厘米 。 三角形的头也很特别 , 头部可以自由旋转180度 , 它体型细长 , 通体扁平 , 前胸可自由旋转 , 侧面有色泽亮丽的翅膀 , 平时覆盖腹部 。 它们炫耀的时候 , 其外形优雅美丽 , 但它们捕食的时候 , 美丽的背后却充满了杀意 。 它们张开翅膀 , 伪装成色彩美丽的花朵 , 引诱其它动物上钩 。
【中华大刀螳排在十大螳螂中第二,其它的分别是谁?它们有什么特点】魔花螳螂
当猎物靠近自己时 , 它们挥舞有力的前肢 , 紧紧抓住猎物 , 用锐利的嘴巴杀死 。 不管是雌性还是雄性 , 都有镰刀状的有力前肢 , 嘴里也隐藏着锋利的尖刺 , 所以大多数昆虫一旦被捕 , 就难逃厄运 。 魔花螳螂喜欢吃苍蝇、飞蛾、蝴蝶和甲虫 。 除了伪装之外 , 母螳螂“杀夫”在螳螂中是普遍现象 , 但在魔化螳螂中却并不常见 。 魔花螳螂有时被称为“螳螂之王” 。 十大怪异昆虫之一 , 外形华丽 , 而且总是摆出武术大师的姿态 。
魔花螳螂
排名第五:刺花螳螂
刺花螳螂属于昆虫纲 , 有翅亚纲 , 螳螂目 。 主要非洲东部至南部诸国 , 分布地区相距数千公里 , 但刺花螳螂的习性与兰花螳螂非常相似 。 它们都属于昼行性的树栖昆虫 。 个性都很温顺 , 成长也同样迅速 。 因为容易繁殖 , 所以市面上数量多 , 而且很普遍 。 它们的外形在螳螂中是独一无二的 , 因为全身布满荆棘而得名 。 另外 , 印度生产的印度花螳螂在外形上与刺花螳螂非常相似 , 是很受欢迎的一种 。
刺花螳螂
刺花螳螂的饲养环境和方式与兰花螳螂相似 , 基本上活跃在花瓣之间 。 雄性和雌性都有翅膀 , 但雄性除了找配偶外很少飞 , 雌性有很多飞的机会 , 但暴露在鸟类或蝙蝠捕食中的风险也很高 。 有趣的是 , 大多数螳螂都有特别的听觉 , 可以听到蝙蝠的超声波 , 可以做出及时躲避的动作 。 食物以蟋蟀、果蝇、蝗虫为主 。 刺花螳螂长得很快 , 大约3~ 4个月就能长大 。
刺花螳螂
排名第四: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别称走花螳螂 , 属于昆虫纲 , 花螳科动物 。 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 , 包括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泰国和缅甸 , 在中国的西双版纳也有版纳兰花螳螂 。 体形长 , 三角形大头 , 复眼突出 。 触须丝状且长 , 前肢细长为铡刀形状 。 它全身的颜色非常鲜艳 , 形态非常优美 , 它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螳螂 。 它拥有美丽的外表凶残的心 , 兰花螳螂的捕食不需要到处跑 , 只要选择有花的地方呆着不动 , 就能把远处的昆虫引诱过来 。 猎物看到颜色鲜艳的兰花螳螂 , 以为是花瓣 , 不管是飞行的昆虫还是地面的昆虫都喜欢采摘花蜜 。 而兰花螳螂正是有比花瓣更加鲜艳的颜色 , 真正守株待兔的方式来猎杀食物 。
推荐阅读
- 不同酸的浓度和温度控制ZnO蚀刻的特征
- 可以吃的昆虫:地球上存在的10种可以食用的昆虫
- 幼女惨死,凶手却判无罪,母亲只好孤身一人为女儿复仇
- “硫酸蚂蚁”是怎样的一种生物?该如何预防呢?
- 常年被人盗挖,若再遇到,请劝阻,因为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