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

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

文章图片

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

文章图片

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

文章图片

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

文章图片

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

文章图片

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

作者:白羽夜茶会 小黑
前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胶佬模拟器》 , 笔者想到的大概是“比下有余 , 比上不足” , 在我看来 , 《胶佬模拟器》的定位十分奇怪:
【胶佬模拟器|《胶佬模拟器》: 既不胶佬,也不模拟】这款游戏的受众应该是仅仅对模型感兴趣但是没有想在现实中动手的想法的玩家 , 简单来说 , 为打胶的“云玩家”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台 。

我在游戏中的处女座
如果玩家就是个想要入坑小白或者和笔者一样因为种种原因没进深水区的 , 那么《胶佬模拟器》既不会弥补你尚未体验过的内容也不会让你有更进一步的想法 。

而一旦玩家是个模型大佬的话 , 估计全程游玩下来的表情都是——“地铁 , 老人 , 手机.jpg”了
一言难尽的游戏体验游戏的主要玩法大体上与真实的模型制作无异 , 不过简化了很多操作 , 有些地方简化的很不错 , 大大提升了玩家可以收获的正反馈 。 但是有些地方 , 真的简化得挺奇怪的 。
在《胶佬模拟器》中 , 玩家可以选择用笔刀取件 , 也可以用剪钳取件 。 两者取下来的零件没有什么区别 。 值得好评的是 , 游戏省略了修理水口的步骤 , 每一刀都是完美的 。

但是当你用笔刀从板子上切割零件的时候 , 让人不禁想感叹:“你老想着整你那B视角变换干什么玩意儿?”每切一刀 , 就会有一段令人很难受的镜头移动 , 每切完一个零件也会有一段也很令人难受的镜头缩放 。
最影响效率的切口已经优化了 , 却还要设计一个不仅恶心玩家还很繁琐且容易出现无效操作的设计 , 让人十分的迷惑 。

这里就体现出了制作组思想上很奇怪的一个地方了 。 在游戏中使用剪钳时是可以直接将板子上的单个零件或全部零件剪下 , 也没有奇怪的视角转换 。 不管制作组是怎么想的 , 他们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剪钳是作为笔刀的上位替代品而不是用来在游戏中呈现不同工具的体验 。 笔刀的糟糕体验就像是逼着你去用剪钳一样 。

模型的拼装环节就十分简单了 , 可以说简单得离谱 。 无需胶水 , 无需对齐 , 直接把零件拖到对应的地方即可 , 十分简单易懂 , 直观简明 。
在上色方面 , 游戏提供了一套完善且可调节的上色工具 , 从普通的喷枪到干刷、湿刷应有尽有 , 能够满足玩家打造不同模型细节的需求 。

多样化的上色工具几乎完整地还原出了真实上色的操作流程 , 在玩家为不同模型上色时 , 用色彩的明暗与透明度为模型增添多样化的细节 。 在刻画细节的过程中 , 真正能切身感受到每一处划痕、磨损中所承载的时间与精力 , 这也是游戏想要去营造的体验 。

但是游戏中的喷枪给予笔者的感受就是像是从哪个免费U3D绘画软件直接扒了一套下来强行做个映射再安到游戏里了事 。 只要你的喷枪移动速度稍微快一点 , 那么《胶佬模拟器》的喷枪实现的原理将会展示在你面前 , 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又一个的高透明度圆一层又一层地堆叠 。 只要速度一快了那么圆与圆之间的印刷空隔就会十分明显 。 在笔者看来 , 金山画王2002都已经能实现的连贯喷涂真没必要在20年后用如此纯真的方式来实现 。
一帧能玩 , 两帧流畅 , 三帧电竞要说《胶佬模拟器》给予笔者最大的感受 , 不是说模型精细程度如何 , 也不是说有没有带给玩家多少真实体验的还原 , 而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卡 。
为什么笔者会说令人难以理解 , 同样是用u3d开发且经常出现多个单元合成为一个对象的《装机模拟器》 , 虽然笔者进行游玩的时候也是风扇飞转 , 但是在《装机模拟器》中飞转的风扇至少能带来较为流畅的体验 。

但《胶佬模拟器》不一样 , 玩家在完全静止的场景中走动的时候都会卡 , 拼装中出现卡顿更是时不时的事情 。 笔者甚至遇到过半小时闪退三次怒摔键盘的情况 。 虽然笔者有随时存档的习惯 , 但是遇上随机闪退这种事情就算有随时存档的习惯也令人十分难受 。

在以前的文章中笔者一般将主要问题归咎于u3d拉垮的内存管理和资源调用效率 , 但这次已经有在一条发展路线上的游戏给玩家展示过更好的体验了 , 《胶佬模拟器》还做成这样就有些不应该了 。 希望制作组可以在后续的更新中好好考虑一下优化的事情 。
该怎么形容你最贴切虽然游戏的中文名翻译成了胶佬模拟器 , 但是笔者并不认为游戏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称得上“佬”级别 。 抛开笔者其实不太认同的诸如修水口、切到手、胶水沾手上等等此类所谓“灵魂”的问题 。 游戏更像是类似于《壮志凌云》的征兵片 , 但是拍得还不怎么好 。
也许是能力不够 , 也许是版权问题 , 亦或是纯粹的懒 , 《胶佬模拟器》的模型数量还没有诺维奇今年进的球多 。

至于拼装环节 , 虽然游戏帮助玩家规避了许多会产生负反馈的地方 , 但是上色以外的部分和十几年前的flash换装小游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
游戏目前的境况是有些尴尬的 。 你说让制作组真做出来比较拟真的内容来吧 , 又他没那个能力 。 你说让他直接加入“36元模拟器大军”吧 , 他又觉着不可与之为伍 。 就像白银似的上不去下不来卡这里了 。
同时由于拼装过程来的很容易很粗暴 , 上色过程十分诡异 , 至少对于笔者而言体会不到太多模型制作完成的成就感 。

总的来说 , 《胶佬模拟器》目前所能提供的内容不仅不拟真也不完善 , 大概也仅仅是做到了将将摸到及格线的水平 。
同时因为同一技术路线的游戏中 , 是有一些不存在这些问题的作品存在的 。 所以也许给予制作组足够的时间 , 他们有概率可以将这部作品打磨成它应有的样子 。 只是那时候玩家的热情和作品的热度还剩几何 , 是否会出现新的竞品 , 就不得而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