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湖南惊现一古墓,墓中女尸舌头吐在外面,还有两张广告传单( 三 )


“棺椁里基本上都是棺液 , 它所有的尸体和陪葬品大多都浸泡在棺液里 , 因为尸体有早期腐烂特征 , 所以都是大面积的尸溶水 , 棺液非常浑浊 。 ”
为了检查尸体 , 考古人员先将棺液中的陪葬品清理了出来 。
双云头牡丹花纹银替、九股连环镯、镶金木梳等等精美陪葬品一件件地从浑浊的棺液中捞出 。
这些精美陪葬品的发现让夏湘军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 此地主人势必身份不凡 。

正当考古队员打算进一步确认棺木主人身份时 , 一个让所有人汗毛竖立的事发生了——棺中女尸居然动了起来 。
“我们首先发现她的被子开始往上隆了起来 , 当时吓了一跳 , 仔细看发现是她的肚子开始往上鼓 。 ”
谈及那时 , 夏湘军依旧记忆犹新 。
正当众人因尸体变化惊恐之际 , 接下来的变化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
在女尸腹腔鼓起一阵后 , 立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缩回去 , 并且开始迅速腐败起来 。
原本还清晰的五官在刹那间面目全非 。
正当大家都诧异为何会有这种变化之际 , 夏湘军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细节——女尸的舌头吐露在外面 。
这几乎与马王堆出土的辛追女尸一模一样 , 这两者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有所猜想后 , 夏湘军立马联系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医学专家李艳春 , 想从医学上了解尸体的变化 。
对于尸体的变化 , 李艳春给出了科学的解释:“这很可能是防腐处理没到位 , 人体内有很多寄生菌 , 这些寄生菌有些是产气杆菌 , 当它腐蚀尸体时会产生许多气体 , 当棺盖打开时 , 棺内压强发生了变化 , 所以这些尸体里积蓄的气体就冲了出来 , 尸体也随之腐烂 。 ”
尸体舌头吐露在外便是尸体内气体冲出的表现之一 。
知晓尸体变化之谜后 , 探秘尸体身份成为了夏湘军的首要目标 。

墓主其人“在内棺上盖有一个绢布 , 上面有文字 。 ”
在对棺椁内部进行探查后 , 夏湘军得知了这一号棺女尸的身份——谭氏夫人 。
但除了名字以外 , 棺木内没有其他彰显身份的信息了 。
为了确定一号棺主人身份 , 考古队员们以谭氏夫人为关键词开始遍查史书 , 但始终没有发现相关记载 。
要知道 , 根据墓穴出土文物推测 , 墓穴主人十有八九是贵族 , 在史书上应该有所记载的 。
此时没有查到丝毫相关信息 , 到底是因为史书记载不详 , 还是这所墓穴下有着刻意被掩藏的信息呢?

为了探秘此地主人身份 , 夏湘军决定开启另一座棺椁 。
“男尸开棺时 , 我们都惊呆了 。 ”
开启二号棺时的景象 , 夏湘军如今依旧记得 。
这具男尸居然比女尸保存得还要更好 , 没有丝毫腐烂现象 , 五官非常清晰 , 就像一个老人在睡觉一样 , 用手戳其皮肤居然还能回弹 。

在众人震惊之际 , 夏湘军还在这具男尸旁发现了揭示此地主人身份的东西——灵牌 。
“打开棺木 , 里面的棺液上就漂浮着一块灵牌 , 在民间也叫地契 , 上面就写着墓主人的身份 。 ”
发现灵牌后 , 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清洗了灵牌 , 清洗完成后其上的信息清楚地显露了出来 。
“大元国 江南湖北道 辰州路沅陵县 东关景和坊 分居士者 黄澄存”
除了墓主人的名字黄澄存 , 灵牌上还记录了黄澄存的下葬时间与生前身份 。
死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的黄澄存享年78岁 , 生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的他在元代乃是沅陵县的知州 。
就此 , 这所墓穴的谜题彻底揭开 , 它乃是一所距今700多年的元代贵族墓 。

当墓穴信息揭开后 , 之前考古人员无法查到文献记载的谜团也就解开了 。
元代有着广袤的疆土 , 但其存在时间仅仅有97年 , 而且元代统治者缺乏相关立史意识 , 以至于在历史文献上有着诸多缺失 , 所以无法查到相关信息很是正常 。
因为之前发现的元朝官员墓非常稀少 , 所以黄澄存夫妻墓穴的发现有着很大的考古价值 。

在这座元代古墓中先后出土了133件陪葬品 , 其中完好的衣、褥、鞋、袜、被有40余件 , 其余成幅的绢、锦、刺绣以及各类珠宝种类繁多 。
而且在二号棺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个钱包 , 其中装着7张从20文到300文面额不等的元代“至元通行宝钞” , 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至元通行宝钞” 。
更让考古人员喜悦的是 , 在墓葬中居然还发现了两张当时的传单广告 , 乃是谭州(即长沙)一家生产和贩卖银朱的店铺做的 , 考古队员估计应当是当时被随手拿来包裹陪葬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