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两次来中国,在日记中记录对中国人的印象,让人看后沉重


爱因斯坦两次来中国,在日记中记录对中国人的印象,让人看后沉重


文章图片


爱因斯坦两次来中国,在日记中记录对中国人的印象,让人看后沉重


文章图片


爱因斯坦两次来中国,在日记中记录对中国人的印象,让人看后沉重


文章图片


爱因斯坦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 , 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的知识财富 。 在我们印象中 , 他几乎是个完美的天才 。 但是有些学者在对他生前日记研究后 , 却发现爱因斯坦曾在1922年对亚洲一些国家的批判 , 特别是中国 , 用词比较无礼和激烈 , 让人认为这已经涉及到了种族歧视 。

那么爱因斯坦在日记里对中国说了些什么呢?他真的歧视了中国吗?
1922年 , 爱因斯坦乘船去日本讲学 , 途径中国上海 , 并在此提留一天 。 期间 , 爱因斯坦和妻子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逛了逛 , 次日去了日本 。 回程的时候同样停留在上海 , 但是也是匆匆就离开了 。 回去以后 , 他将所见所闻写在了日记里 。

他在观察后写道:“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不坐在长凳上 , 而是蹲着——就像欧洲人在茂密的树林里解手的时候所做的那样 。 就连孩子们看起来都是无精打采的迟钝样子 。 ”并且形容他们“勤劳、肮脏、迟钝” 。

中国那时候 , 生育并没有限制 , 所以一般人家都会生很多的孩子 。 爱因斯坦看到后 , 说中国人繁殖力旺盛 , 并且评论:“如果这中国人取代了其他种族 , 那就太可惜了 。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 , 缺乏思想将是无法言说的枯燥乏味 。 ”形容中国人是羊群一样的民族 , 像是机器而不是人 。

一个外国学者评价爱因斯坦的这些言论 , 确实发表了种族主义和非人性化的评论 。
但是一些中国网友在看到被公开的日记后 , 却对爱因斯坦的话表示了赞同 。 因为爱因斯坦当时看到的中国正处于封建帝国统治下 , 错过了西方的工业革命 , 经济非常落后 , 并且人民受到清政府和军阀的双重压榨 。 所以 , 百姓贫困和愚昧都是正常的 。 而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科学家 , 如果让他在看到这些后 , 还能说出夸赞的话 , 那他也干不出那种虚伪的事情 。

爱因斯坦对中国并无恶意 , 因为在不久中国陷入侵略战争时 , 爱因斯坦和罗素等人在英国发表联合宣言 , 呼吁世界各国抵制日货 , 并以种种可能援助中国 。

【爱因斯坦两次来中国,在日记中记录对中国人的印象,让人看后沉重】所以 , 爱因斯坦并不是种族歧视 , 而是在以一个理智的旁观者来观察和评判社会 。 这不正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吗?各位读者认为呢?欢迎讨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