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93年 , 当美国苏梅克夫妇和天文爱好者大卫·利维进行天文观测的时候 , 发现了一颗围绕着木星公转的彗星——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
他们观测后发现 ,这颗彗星已经因为过于靠近木星 , 在洛希极限内被木星的潮汐力撕碎成21个碎片 。 而且 , 他们预言 , 它将在1994年7月撞上木星 。
到了那一天 ,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将望远镜对准了木星 , 观测这场惊心动魄的宇宙大撞击事件 。 从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到22日8时12分的5天多时间内 , 21块彗星碎片分别撞在了木星的南半球 , 给木星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 也让科学家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
时至今日 , 27年过去了 , 人们对于这次彗木相撞事件仍然念念不忘 。 最近 , 正在对木星进行研究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再一次观测到了木星遭遇宇宙天体撞击 。 虽然没有27年前那么震撼 , 但同样值得注意 。 也正是因为没有27年前那么剧烈 , 所以这样的撞击才难以发现 , 以至于朱诺号入轨5年之后 , 才首次发现了这样的事件 。
(图片说明:彗木相撞珍贵图像)
西南研究所的Rohini Giles和他的团队最近在朱诺号的数据中疑似发现了这次撞击事件 , 而这样的发现 , 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 那就是机缘巧合 。
这一次的数据 , 来自于朱诺号的紫外成像光谱仪(UVS) , 能够收集波长在68-210纳米之间的紫外光谱数据 。 通过UVS , 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木星大气层 , 观察到壮观的木星极光 。
我们知道 , 极光是带电粒子在行星磁场处发生电子跃迁而发光的现象 。 因此 , 这种现象通常只发生在磁场最强的地方 , 也就是行星的两极 , 地球如此 , 木星亦然 。
(图片说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木星极光)
然而 , Giles等人从UVS的数据中 , 发现了一个诡异的亮度峰值 , 而且出现的区域完全不在木星的两极 。 这个发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发光现象呢?
既然排除了极光的可能 , 研究人员又开始估计\"瞬时发光事件\"(TLE)的可能性 。 此前的观测曾经发现过多次木星的TLE , 其实它们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木星闪电 , 绰号精灵闪电 。 这种精灵闪电在地球上也经常出现 , 不过因为地球大气以氮气为主 , 所以地球上的精灵闪电是红色的 。 而木星大气中绝大部分是氢气 , 所以木星的精灵闪电是蓝色的 。
(图片说明:木星精灵闪电艺术图)
不过 , 这个猜测也很快就被推翻了 。 首先 , 这种精灵闪电和极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 和这一次的观测很不一样 。 其次 , 从规模上来讲 , 精灵闪电与UVS的这个数据也有着较大的区别 。
最后 , 研究人员又提出了一个可能性比较低的猜想:会不会是仪器本身在一些巧合下出现了观测误差或者是噪音呢?显然 , 这个猜想的可能性的确非常低 , 因为如果出现误差 , 那么获取到的数据应该是随机分布的 , 而不是如此集中的 。
(图片说明:如果是系统误差 , 应该是像天狼星A这张图片里一样)
奥卡姆剃刀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问题能用简单的方式猜想 , 就不要把它想复杂 。 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后 , 研究团队相信 , 剩下的那个看起来最简单的猜想 , 的确有可能就是正确答案 。
这个简答的解释 , 就是陨石撞击 。
虽然人类早在1994年就见证过木星被小天体撞击的壮观场面 , 但是对于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来说 , 自从入轨到现在 , 它还没有见证过这样的场景 。
但是 , 每一个人都清楚 , 在此期间 , 木星一定经历过无数次小天体的撞击 。 由于距离更近 , 朱诺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 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 发现更小规模的撞击事件 。 因此 , 这一次朱诺号记录到的亮度峰值 , 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小天体的撞击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第一次进入了别人的梦境
- 30年前,科学家为移民外星球做实验,把4男4女关入封闭空间
- 大爆炸理论遭质疑,宇宙或许没有起点,历史无限久远
- 宇宙真是被设计出来的?科学家发现神奇的图案,叫做“上帝指纹”
- 我国的巡天望远镜与哈勃望远镜有啥区别?和中国天眼又有啥不同?
- 火星上的“星门”?好奇号在崖壁拍到一扇门:高清拼接地形图来了
- MoSe2复合材料用于电催化氮气还原
- 海豚如何用叫声给自己起名字?
- 霍金:秦始皇还“活着”,只是走不出地宫,此话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