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到了8岁之时 , 他又通过了MIT的入学测验 , 并且已经可以使用拉丁语、法语、俄语与土耳其语、希伯来语以及希腊语 , 与后来我们的大师辜鸿铭比较起来 , 似乎差距也不是很大 , 并且人家还年轻得多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这个孩子还自己发明了一种语言 , 并且把它命名为Vendergood 。
紧接着9岁以后 , 他又通过了哈佛大学的入学测验 , 但由于年龄不够 , 所以哈佛大学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 。 到10岁的时候 , 也或许是因为对于哈佛大学拒绝他的入学有些不满 , 因此他居然开始修正哈佛大学逻辑学教授书稿的错误 , 这一波操作可谓让老师都不敢多说一句话 。 因此到11岁的时候 , 他轻松的进入到了哈佛大学 , 并且开始研究高等数学和天体运动 , 甚至还曾经亲自在哈佛数学俱乐部演讲过四维体 。
面对这个孩子的绝顶聪明 , 麻省理工的教授对此预言 , 这个孩子未来会成为优秀的数学家 , 并且会在该领域成为佼佼者 。
三、“外国版伤仲永”
年轻的时候 , 威廉可谓是一往无前 , 无人能挡 。 但由于这些荣誉和光芒的加深 , 使得他慢慢的开始变得癫狂 , 甚至有些不可理解 , 这不在他的认知里面 , 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没意思 。 于是他在16岁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以后 , 就当众对记者说 , 自己想要隐居起来 , 并且永远不会结婚 , 当时他狂妄的宣言让所有的记者为之尖叫 。
但没有坚持多久 , 他很快就爱上了一个叫玛莎的女人 , 紧接着他又进入到了哈佛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 , 原先所说的隐居最终变成了泡影 。
在后来的日子里 , 他继续在哈佛教书 , 但没过多长时间 , 就因为对于部门和数学要求的失望 , 以及他和学生的矛盾 , 最终选择了辞职 。 并且在21岁的时候 , 他放弃了对于数学研究生学位的追求 , 而且就在毕业前一年 。 可以说这个人非常的自负 , 他既瞧不上自己的学生 , 也瞧不上哈佛大学 , 始终认为自己是孤傲的 。
紧接着从学校出来以后 , 他又因为参加了社会主义游行 , 然后被逮捕 , 并且被判入狱18月 。 当时由于他本人名气太大 , 所以在审判的时候引发了很多人的围观 , 并且这位天才公开发表演讲 , 我自己是第1次世界大战的反对者 , 是社会主义者 , 并且还提出了自己的个人权利自由意志主义哲学 。
但很明显他的疯狂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 除了让周围人尖叫以外 , 换来的只是父母送他去疗养院改造他的结果 。 虽然在23岁的时候 , 他终于过上了独立的生活 , 但那时候的他已经完全变了样 , 他只选择从事类似于体力活的工作 , 不再接触高等数学与及物理学 , 并且在社会的挫折中沉沦 。
在那种岁月里 , 抗拒数学 , 害怕天才的称呼 , 更害怕别人认出他来 。 所以在浑浑噩噩之间 , 贫困潦倒 , 能以各种化名写作维持生计 。 一直到1944年 , 威廉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愤怒和失望的世界 , 死的时候仅仅只有46岁 , 而且还是因为脑出血而死 。 他的人生最终还是沦为了“外国版的伤仲永” 。
结语
回顾这位天才的人生 , 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 。 作为一个智商领先了整个世界的人 , 更是在同年完成了很多成年人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事情 。 理论上来说 , 他会成为大师 , 甚至会成为超越爱因斯坦那样的人物 。 但事实上 , 童年时候的光芒让他产生了一种与周围人的隔阂感 , 这种隔阂感让他陶醉于孤独 , 陶醉于傲气这一切都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 。
先是对于整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 后来对于数学的抗拒与痛苦 , 这是对于父母的决裂 , 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不满 。 最终他没能干成任何事情 , 只是孤独的成为一个小丑 , 一个让别人惋惜又痛恨的小丑 。 这真的是一个人间悲剧 , 也是一个教训 。
推荐阅读
- 保留下来的名人器官有哪些?从伽利略手指,到爱迪生的最后一口气
- 爱因斯坦两次来中国,在日记中记录对中国人的印象,让人看后沉重
- 为什么爱因斯坦说如果有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战斗?
- 哈佛女教授推测:人死后将在第五维空间存活,她凭什么这么肯定?
- 课本上的爱因斯坦为何只有半身照?看他平时穿什么鞋子,就明白了
- 科学的终点真的是神学?爱因斯坦晚年认为,世上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 “智商最高人类”威廉·席德斯,IQ接近300的,取得了什么成就?
- 爱因斯坦印象里的中国人是怎样的?他的日记给了我们答案
- 谁在背后,安排了宇宙的一切?爱因斯坦与杨振宁的怀疑真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