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占体重的3%左右,视力能比人类高百倍,却无法转动


眼睛占体重的3%左右,视力能比人类高百倍,却无法转动


文章图片


眼睛占体重的3%左右,视力能比人类高百倍,却无法转动


文章图片


眼睛占体重的3%左右,视力能比人类高百倍,却无法转动


文章图片


眼睛占体重的3%左右,视力能比人类高百倍,却无法转动


文章图片

【眼睛占体重的3%左右,视力能比人类高百倍,却无法转动】
眼睛占体重的3%左右,视力能比人类高百倍,却无法转动


文章图片


猫头鹰属于鸮形目中的鸟类 , 在森林和城市边缘区还算比较常见 , 所以也是人们相对熟悉的一种动物 。 它们分布范围广泛 , 除南极洲外的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有分布 , 大部分为夜行性肉食动物 。

猫头鹰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 , 又是“猫”、又是“鹰”、又是“鸟”的 , 不了解的人们甚至都区分不出它们到底属于哪类物种 。 实际上猫头鹰的名字更像是一种对它们面部的结构、双目的分布等特点的总结 。

在猫头鹰的世界里 , 最为神奇 , 也是最吸引人的是它们的眼睛 , 不但是因为它们的眼睛奇大 , 还因为它们的眼睛有太多的秘密 。

猫头鹰的眼睛“大”到什么程度?
猫头鹰的眼睛可占其全身重量的3%左右 。 想想看 , 这相当于体重100斤的人 , 拥有一双3斤重的眼睛!不过还好人类的眼睛一般约占人体重的0.0003% 。

它的眼睛不但大 , 而且视力特别好 , 尤其是在夜晚的时候(大多数猫头鹰如此) , 眼睛所带来的光亮让黑夜看起来像白天一样 。 这是因为猫头鹰的眼部结构较为特殊 , 与一般的鸟类不同 , 它们的视网膜上分布着两种感觉细胞 , 分别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 一种对光纤很敏感 , 一种对颜色很有辨别力 。
因为视网膜中分布的视杆细胞特别的多 , 所以在夜晚的时候 , 猫头鹰的眼睛才特别的亮 , 能见度也特别高 , 在黑暗中捕食猎物效率更高 。 有数据显示 , 在昏暗的光线下 , 猫头鹰的视力比人类高约35到100倍 。

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 , 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 , 猫头鹰可以准确地发现老鼠的位置 , 并迅速地捕捉老鼠 , 虽然这里也有它耳朵的功劳 , 但其夜视能力也足以让人惊叹 。

由于猫头鹰拥有非凡的夜视能力 , 人们通常认为它们在强光下是看不见东西的 。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 因为它们的瞳孔有很大的调节范围 , 允许适量的光线照射到视网膜 。 有些种类的猫头鹰在明亮的光线下依旧比人类看得更清楚 。

但猫头鹰的眼睛不能像大多数动物那样转动 , 它只能向前看!而它们十分灵活可旋转达 270 度左右的脖子 , 为它们弥补了这一短板 。
猫头鹰的眼睛是柱状的 , 有坚硬的巩膜环支撑 , 不能朝不同的方向转动 。 只有依靠全方位的头部转动 , 来观察周围发生的情况 , 当然这也使它的视野范围更加宽阔 。

有人认为猫头鹰的眼睛都是黑色的瞳孔 , 黄色的眼白 。 其实这也是不准确的 , 猫头鹰的种类有很多 , 眼睛的颜色也有很多 。 而且有研究人员认为 , 不同颜色的眼睛代表着猫头鹰不同的生活方式 。
比如:深棕色或黑色眼睛的猫头鹰是夜行性的 , 这意味着它们更喜欢在夜间狩猎;
长着橙色眼白的猫头鹰更喜欢在柔和的阳光下觅食 , 这也意味着它们在黄昏和黎明等光线较暗的时期很活跃;
黄色眼白的猫头鹰更喜欢在白天捕食 。

通过眼睛颜色来判断猫头鹰的生活习性 ,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其实关于猫头鹰眼睛的秘密还有很多 。 猫头鹰为什么没有眼球 , 为什么可以透过耳朵看到猫头鹰的眼睛等等 , 都在等着人们去找出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