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


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


文章图片


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


文章图片


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


文章图片


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


文章图片


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


文章图片


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


多春鱼 , 正式学名是胡瓜鱼 , 这里的“多春”二字来源于广东客家话 , 有多卵、多蛋的意思 , 因此“多春鱼”指的是肚子里有很多很多鱼籽的鱼 , 久而久之 , 胡瓜鱼这个正式学名被人们忘记 , 多春鱼反而成为大名 。

很多人吃多春鱼的时候会有一个疑问 , 怎么我吃的每一条多春鱼都是带籽的呢?区别只有籽多籽少 , 但这说明吃到的每一条多春鱼都是雌鱼 , 那么雄鱼到哪里去了?我们这样吃 , 多春鱼不会灭绝吗?

事实上 , 捕捞多春鱼是一项壮观的工程 , 没办法在捕捞的时候依靠肉眼去分辨鱼的雌雄 , 而且多春鱼的雌性和雄性长相几乎一样 , 靠人工剔除是非常困难的 。 最好的办法 , 就是利用多春鱼的“天性” 。

多春鱼比你想的更厉害一些 , 它有一个特殊技能“变性” , 在小时候是雄性 , 长大了变成雌性 , 因此多春鱼一生都处于雄性年纪小 , 雌性年纪大的状态 , 这样的特殊技能 , 让多春鱼的延续得以维持下去 。

每年到了多春鱼爆籽的季节 , 雌性鱼的肚子鼓囊囊的 , 身形也会比较大 。 这时候捕捞多春鱼 , 设定好网眼大小 , 体型较小的基本是雄鱼 , 放掉让小鱼继续成长 。 大一些的、肚子比较鼓的雌鱼捞上来 , 大量冰冻起来 , 保证市场的全年供应 。

【每次吃“多春鱼”都是爆籽的鱼,不怕绝种吗?雄性变雌性的秘密】你可能很难想象 , 其实多春鱼是一种诗情画意的鱼 , 曾被写进古代诗歌中 , 有诗歌这样唱诵:“京都多春雨 , 回首多春光 。 公子多春情 , 绿草多春芳 。 八载多春伤 , 橙子多春鱼 。 ”

作为深海鱼类 , 多春鱼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 , 食用时将鱼头去掉即可 , 全身都可吃 , 特别是口感独特的鱼籽 , 香煎、烧烤后味道极佳 。 鱼籽含有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对皮肤好 , 也有健脑、润肠、益肝的作用 。

多春鱼的特殊吃法 , 是做成寿司 , 而且是中国特供版寿司 。 饱满的鱼籽可以染成多种颜色 , 黄色、红色、橘色等 , 放在寿司、加州卷或拌饭里 , 能提升档次 。 由于多春鱼的产量高 , 鱼籽价格比其他鱼籽都便宜 , 因此获得很多中国人的喜爱 。

而日本人偏爱烤多春鱼 , 在居酒屋里 , 整条多春鱼被烤得焦香四溢 , 搭配柠檬、食盐佐味 , 吃的时候不吃鱼头 , 将鱼身连同鱼骨一起夹起来咀嚼 , 鱼骨被烤到酥软 , 扑鼻的香味令人倾心 。



如果要将多春鱼的鱼肉做成刺身或握寿司 , 那一定要选雄性多春鱼 , 不然雌性多春鱼身体有一半以上都是鱼籽 , 鱼肉鲜味不足 。 只有雄性多春鱼 , 才能保留鱼肉的鲜美 。 受限于时间和地点 , 以及多春鱼的长久繁衍 , 雄性多春鱼的刺身只有在产地才能尝到 。

关于多春鱼的内脏能不能吃 , 不同人有不同说法 。 有人觉得多春鱼的内脏不能多吃 , 吃了有眩晕、想呕吐的冲动 , 有人觉得多春鱼的内脏可以食用 , 略微的苦味很适合下酒 , 只能说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