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文章图片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文章图片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文章图片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文章图片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文章图片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文章图片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文章图片

古镇|山西一个低调的古镇,高官辈出豪宅遍地,藏着北方最大明清古建群


斑驳的墙上、长草的瓦当、湿漉漉的天井、雨后的石板路........当故乡已经渐渐失去我们小时候的模样 , 小镇就逐渐变成所有中国人的文化故乡 。

没有人不爱古老的小镇 。
古镇的每一根梁 , 每一块砖头 , 甚至街角一个毫不起眼的石墩 , 细品下来都可能有千百年的历史 。 时光在古镇得到隽永 , 她埋藏了许多事 , 她想要倾诉 , 向着天空 , 向着大地 , 以及路过它的每一个行人娓娓道来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大阳古镇 , 就是一个有着许多故事的地方 。
她端坐在山西省泽州县太行山麓 , 日升月又落 , 人来人又走 , 恍惚间已过去了2600多年 。

初见时人们总说她的名字是“太阳” , 她也尝试着用事实反驳:
“东西两大阳, 南北四寨上 , 沿河十八庄 , 七十二条巷 , 九十三个阁 , 九市八圪垱 , 上下两书院 , 老街五里长” 。

但她毕竟是长者 , 在漫长的岁月里 , 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包容:
她说如果容易混淆 , 也可以叫她阳阿 , “古有阳阿之剑 , 可陆断牛马 , 水截鸿雁” 。

我们走近她 , 放缓了脚步 , 放慢了呼吸 , 于是 , 她便低声呢喃着她的故事 , 一个长达2600多年的故事 。

在最初的八百余年里 , 她先后为秦的县 , 汉的侯国 , 西燕的郡 , 悠久的历史给予了她底气 , 她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镇的活化石” 。

而之所以能被诸多时代记住 , 得益于一根小小的钢针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泽州县境内就已发现铁矿 , 她也因此凭借治铁业兴起 , 诞生了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传奇——九州针都 。
当年居民们靠制针、卖针进而富甲一方 , 于是她眼看着豪宅大院如雨后春笋般建起 , 现存的五里长街也由此形成 。

尽管治铁业带来的繁华早已落幕 , 但昔日的荣光永存 。
色艺双绝的赵飞燕 , 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 , 耿介不阿、上万言书的茹太素 , 为国捐躯的武状元张大经等等 , 都为她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古巷里 , 随处可见的状元牌坊、恩典牌坊、圣旨牌坊.....见证了她在明清时期的仕官如林 , 正所谓“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 。

漫长的时光 , 自然造就了许多传承久远的古老建筑 。 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时常让她遗忘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 。

青石板铺就的古街 , 犹如一条蜿蜒的古龙 , 连着她的东西两端 , 沿街店铺云集 , 与周边的寺庙、民宿、楼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 街上的店铺大都保持着明清时的原貌 , 石阶、石墩、板铺式店门、高高的柜台黝黑发亮 。
在大街上 , 不时还能看见一条条黝黑、深邃的古巷 , 醋坊巷、菜市巷、钱市巷、枣市巷....一个个特征鲜明的巷名 , 成为了她不可磨灭的记忆 。

东边的一个丁字巷是一条不可小觑的巷子 , 其上遍布各种庙宇 , 玄帝庙、关帝庙、龙王庙、奶奶庙等众多小庙挨挨挤挤 , 这就是被誉为“阳阿之源”的小庙巷 , 但最值得她骄傲的 , 还是那些从这里走上仕途、灿若星辰的学子 。

在这条巷子里 , 先后走出了9位进士、4位贡生、10余位举人 , 从尚书、御史、翰林、巡抚到侍郎、郡守、状元、将军 ,可谓是文运盛兴 , 仕官迭出 。

如今那些显赫的豪宅大院 , 或已成为寻常人家的住宅 , 或已荒草丛生、大门紧闭 , 但门额上的某某府 , 以及那些仍保留着的精美套花方窗、石雕木雕、雕花漏窗 , 仍让她从回忆里走不出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