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印度以存在“财务不当行为”为由调查vivo、中兴通讯引多方关注
印度又对中国企业“下黑手”?这一次被盯上的是vivo、中兴通讯 。5月31日 , 有报道称 , 在对小米公司采取措施后 , 印度方面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其他中国公司 , 目前正在调查中兴、vivo在印度的子公司涉嫌“财务不当”的行为 。对此 ,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 , 中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此事 。
印度突然发起调查 , 对于vivo而言 , 或许有点始料未及 。vivo一直对印度市场寄予厚望 , 其计划 , 到2023年为止 , 将在印度投资35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0亿元) , 用于智能手机的生产 , 年产能增至1.2亿台 。
苹果、小米、OPPO、本土品牌Lava、富士康、纬创等科技企业组成的印度手机和电子产业协会警告印度政府 , 连续对科技公司进行“非法支付专利费”调查 , 可能对印度国内的科技制造产业链造成打击 , 或将引发其他科技巨头的担忧恐慌情绪 。
印度正在调查vivo、中兴通讯
继小米之后 , 印度又启动了对vivo、中兴通讯的调查 。
5月31日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采访人员会 , 有采访人员提问 , 据报道 , 在对小米公司采取措施后 , 印度方面又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其他中国公司 , 目前正在调查中兴、vivo在印度的子公司涉嫌“财务不当”的行为 。
对此 , 赵立坚表示 , 中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此事 , 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合法合规经营 , 同时我们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印方应该依法合规行事 , 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
据彭博社报道 , 有知情人士透露 , 相关文件显示 , 印度企业事务部将仔细审查中兴通讯、vivo移动通信公司的审计报告 , 并已从未具名的来源收到信息 , 这些信息表明 , 可能存在包括欺诈行为在内的违规行为 。
今年4月 , 印度已经开始了对vivo的调查 , 以查明其“所有权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 , 同时还要求有关部门研究中兴通讯的账簿 , 并“紧急”提交调查结果 。
上述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 , 印度企业事务部可能已经启动对500多家中国公司账簿的检查程序 , 除了中兴通讯和vivo , 还包括小米、OPPO、华为技术、阿里巴巴集团的几个印度子公司 , 如Alibaba.com India E-commerce Pvt 。
5月31日 , 中兴通讯的股价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 截至当天收盘 , 中兴通讯H股大涨4.1% , 中兴通讯A股亦收涨1.38% 。
文章图片
此前 , 路透社报道 , 印度反洗钱机构表示 , 小米及其旗下公司以“伪装支付版权费”的方式非法向境外汇款 , 已扣押属于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以下简称“小米印度”)约48亿人民币(7.25亿美元)的资产 。
另有报道称 , 小米全球副总裁马努·贾恩已被印度执法局传唤 , 对其外汇合规情况进行调查 。但根据领英页面显示 , 马努·贾恩的定位已经变成迪拜 , 职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负责人”的身份 , 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总裁的职位 。
目前 , 这一争端还在等待印度法院的最终裁决 。小米集团回应称 , 涉及事件的款项是使用专利技术的特许权使用费 , 所有账单全部合法且真实 , 之所以成为印度当局的攻击目标 , 只是因为其是中国公司 。
5月31日 , 环球网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 印度法律专家表示 , 莫迪政府在追查企业方面很激进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表示 , 希望“印方能为中资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
过于突然
印度突然发起的调查 , 对于vivo而言 , 或许有点始料未及 。
因为 , vivo一直对印度市场寄予厚望 , 据印媒PTI此前的报道 , vivo计划 , 到2023年为止 , 将在印度投资35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0亿元) , 用于智能手机的生产 。彼时 , vivo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年产能将从目前的6000万台增至1.2亿台 , 将从印度出口至各国市场 。
vivo在印度的业务战略总监Paigam Danish表示 , 这笔投资是vivo为印度作出的750亿卢比投资承诺的一部分 , 并且在2021年就已经投资了190亿卢比 。
Danish称 , 如今vivo在印度拥有超过1亿卢比的消费者 , 体现了其过去7年间在印度市场的收获 , 从2022年开始 , vivo将从印度出口智能手机到其他国家 , 将印度智能手机的产能从6000万台增至1.2亿台 , 在目前1万名员工的基础上 , 再雇佣5000名员工 。
有分析人士称 , 印度政府突然以财务不当为由 , 连续对小米、vivo进行调查审查 , 或许是为了扶持印度本土手机品牌 。
当前小米、vivo、OPPO等中国手机厂商占据了印度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据 Counterpoint 公布的最新数据 ,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收入在 2021年突破380亿美元 , 同比增长 27% 。出货量在2021年同比增长11% , 达到1.69亿部 。
具体份额方面 , 小米(包括 POCO)以24%的出货量份额位居印度第一 , 该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另外 , vivo占比16% , 排名第三位;Realme占比15% , 排名第四;OPPO占比12% , 排名第五 。意味着 , 中国手机厂商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印度市场 。
其实早在2021年10月 , 印度政府便开始对中国手机厂商“发难” 。当时 ,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向vivo、OPPO、小米、一加发出通知 , 要求获取这些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 , 并表示 , 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发布第二份通知 , 涉及要求对这些手机进行测试 。
调查完成后 , 2022年1月 , 印度财政部要求小米印度公司补缴65.3亿卢比的进口税(约合人民币5.5亿元) 。
令人不解的是 , 印度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三星 , 却不在印度政府的调查名单之中 。
此次被调查另一家中国企业:中兴通讯 , 也早已被印度政府“区别对待” 。据报道 , 印度三家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的5G测试设备 , 均采用了爱立信、诺基亚的5G设备 , 无任何一家采用华为、中兴的设备 。
而在4G时代 , 华为、中兴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并不低 , 前2大运营商VIL、Airtel的4G设备中 , 华为分别占据了40%、30%的份额;中兴则在印度前五大运营商中的BSNL占据接近50%的份额 。
【视点·观察|印度以存在“财务不当行为”为由调查vivo、中兴通讯引多方关注】科技巨头的“声援”
当印度执法部门连续针对小米、vivo、中兴“发难”的同时 , 正在引起其他科技巨头的不满 。
印度手机和电子产品协会(ICEA)已向印度多个相关部门致信 , 敦促联邦政府进行干预 , 并指责 , 印度的执法机构对科技行业的特许权使用费“缺乏了解” 。
据悉 , 印度手机和电子产品协会的成员包括 , 苹果、小米、OPPO、本土品牌Lava、富士康、纬创等科技巨头 。
ICEA进一步解释称 , 特许权使用费是一种将钱转出印度的常规、简单操作方式 。但印度执法机构显然没有充分了解情况 , 在印度的科技专利实施者面临双重困境 , 一方面要支付繁重的专利费 , 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防印度的执法行动 。
印度手机和电子产品协会警告印度政府 , 连续对科技公司进行“非法支付专利费”调查 , 可能对印度国内的科技制造产业链造成严重打击 , 引发其他科技巨头的担忧恐慌情绪 。
值得一提的是 , 就在印度政府与外国科技公司的争端升温之时 , 越南总理范明政在5月中旬访问苹果加州总部 , 允诺创造“公平、透明和基于市场的商业环境” , 希望争取苹果增加在越南的产业链布局 。
据Counterpoint研究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印度在苹果制造版图中的占比为3.1% , 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总和仅有1% 。分析人士指出 , 如果印度营商环境持续恶化 , 不排除苹果、富士康、小米等科技企业将产业链迁移至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可能性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教材插图争议背后,儿童出版物插图的尴尬现状
- 最新消息|力挺小米 苹果等科技巨头指责印度执法机构“不懂行”
- 视点·观察|中小学教师性别严重失衡:有的清一色女老师
- 视点·观察|省消委会报告:近八成受访者深受网络弹窗困扰
- 视点·观察|居民家中吊顶被白蚁吃空坍塌 央视科普如何防范
- 视点·观察|国务院:研究对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车减征购置税
- 视点·观察|谁还在参与6·18?
- 视点·观察|企业单方毁约、变相劝退 校招生权益如何保障?
- 社交|印度社交媒体公司ShareChat筹资近3亿美元 谷歌参投
- Samsung|传三星将退出印度功能手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