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防未成年人沉迷做得怎么样?实测这六款网游
近年来 , 关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话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有效地对未成年人进行防沉迷保护 , 始终是一个难题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 , 澎湃新闻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数款网络游戏进行了测试对比 , 以了解各大网游公司对未成年人玩家的保护力度 。
_本文原题是:防未成年人沉迷做得怎么样?我们实测了这六款网游
文章图片
6款网游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测评结果 。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规定 ,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
目前市场上的网络游戏花样繁多 , 层出不穷 。不仅有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种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型游戏 , 也有和平精英、穿越火线这种射击类游戏 。自制力尚弱的未成年人若缺少网游平台的限制 , 容易沉溺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网游世界 。
本次测评 , 澎湃新闻共挑选了6款网络游戏 , 分别是《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我的世界》《忍者必须死3》和《香肠派对》 , 平台显示的适合游戏年龄从8岁+到16岁+不等 。
注册测试:注册均无需人脸识别 , 如何防止孩子使用大人信息
澎湃新闻分别使用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和成年人身份信息在上述六款游戏中进行注册 。结果显示 , 在上述游戏注册均无需通过人脸识别、指纹等方式验证 。使用未成年人身份证号注册成功后 , 无需再与监护人账号进行关联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仅需身份证号即可成功注册 。
如果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进行注册 , 是否有限制手段?
采访人员体验了解到 , 腾讯公司旗下的《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两款游戏均需要绑定QQ号和微信号后方可注册 , 而QQ号与微信号本身需要绑定相关用户手机号进行身份认证;米哈游公司旗下的《原神》则可以通过手机号和第三方平台taptap账号进行注册 , 无法通过QQ号和微信号注册;网易公司旗下的《我的世界》可以通过手机号、Apple ID(使用苹果手机时)、网易邮箱三种方式进行注册;《忍者必须死3》仅限手机号注册;《香肠派对》支持手机号、QQ号和微信号等多种注册方式 。采访人员发现 , 上述游戏在使用手机号注册时 , 均需输入注册手机号的验证码 , 如无法提供手机验证码 , 则不能使用手机号注册 。除《香肠派对》外 , 其他五款游戏均未提供游客模式选项 。
经测试 , 上述游戏的注册 , 均需要通过社交账号或手机号等进行实名验证 , 但在游戏不会通过人脸、指纹等其他方式识别的情况下 , 孩子依然可能通过使用家长手机获得验证码或直接通过家长社交账号登录游戏 。
如澎湃新闻曾接到消费投诉 , 一名家长称 , 孩子用姑姑手机上网课时 , 在手机里玩《香肠派对》等3款游戏 。后姑姑发现收到多笔游戏充值的扣款通知 , 总计过万元 。这几款游戏默认可通过已经登录的微信、QQ账户等直接登录 , 孩子通过姑姑的QQ号登录了该游戏 , 直接跳过了未成年人游戏实名认证的环节 。
充值测试:如何防止孩子用手机进行大额游戏充值?
澎湃新闻注意到 , 六款网络游戏在游戏登录界面均有适龄提示 , 在适龄提示里 , 网游平台会对未成年人账号的充值数额进行限制 。六款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充值限制要求并不相同:腾讯公司旗下的《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两款游戏的最低消费年龄为12周岁 , 而其他四款游戏的最低消费年龄均为8周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未成年人的充值受到限制 , 腾讯系游戏的最低充值年龄为12周岁 , 其他游戏均为8岁 。
测评发现 , 《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中 , 12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 , 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 , 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 , 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 , 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 。其余四款游戏 , 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能充值 , 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 , 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 , 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 , 单次充值金额限制及月充值金额限制与前两款游戏相同 。
游戏充值往往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 。采访人员发现 , 支付平台也可设置面容支付或指纹支付 。在本次测评中 , 澎湃新闻使用成年人账号进行充值 , 在未设置面容ID和指纹支付的情况下 , 可输入密码支付 。若提前设置面容ID和指纹支付 , 充值时会优先采取面容ID或指纹支付的形式 , 而这需要提供账号用户本人的面容或指纹 。在连续三次面容或指纹支付失败的情况下 , 系统会自动转为密码支付 。
此外 , 采访人员发现 , 在进行数百元以上的高额消费时 , 《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两款游戏有交易安全提醒 , 其他游戏无相关提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腾讯系游戏通过微信支付 , 在进行数百元以上的高额消费时 , 会出现交易安全提醒 。
【网游|防未成年人沉迷做得怎么样?实测这六款网游】上述游戏针对未成年账户消费均进行了相应限制 , 但现实中 , 澎湃新闻曾接到多起家长投诉称 , 孩子用家长或亲属手机玩游戏 , 短时间内进行连续大额充值 。此类情况下 , 消费者往往与游戏方在“如何证明支付者是孩子 , 大人不知情”等问题上产生纠纷 。
防沉迷测试:未成年人账号只能在限定时间内登录
去年 , 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 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 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
澎湃新闻测试发现 , 这六款游戏中 , 使用未成年身份注册的账号 , 确实只能在每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20点至21点期间登录 , 若在其他时间段则无法登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未成年人账号均无法于限定时间外登录游戏 。
针对成年人账号 , 《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两款游戏在连续在线满六个小时或单日累计游戏满七个小时之时 , 会强制游戏玩家下线休息15分钟 , 此后每1小时均要求玩家休息15分钟 。其他游戏则未对成年人账号进行游戏时间限制 。六款游戏在使用期间 , 均不会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验证玩家身份 。未成年人容易使用成年人账号进行长时间的游戏 。《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两款游戏可以通过“腾讯成长守护”对成年人账号的游戏时长及消费数额进行限制 , 但也可以关闭限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腾讯系游戏会对成年人账号的游戏时长进行限制 。
综合评价:识别验证未成年人身份的措施还需加强
从上述评测结果来看 , 对于未成年人账号 , 测试的网游平台均做出了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防沉迷与消费监管 。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进行游戏 , 一方面需要家长的监管 , 另一方面也需要游戏方在注册、支付、登录等环节完善身份验证措施 。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 2021年11月5日 , 伽马数据发布《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 。报告显示 , “防沉迷”政策落地后 , 有四成家长显著感知孩子游戏时间减短 , 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 , 说明相关措施对于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 , 报告显示 , 仍然有两成未成年人可以绕过防沉迷系统而不被识别 , 未成年人防沉迷举措仍面临一定挑战 。
报告中提到 , 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措施中 , 第三方平台提供买卖账号的网络黑产是主要的方法 。基于这一现象 , 相关部门已联合部分游戏企业展开打击 。除网络黑产外 , 用父母或长辈信息直接解除防沉迷限制、用父母或长辈账号登录游戏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 , 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 , 甚至有11.3%的家长并不了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证的目的 。目前实名验证的基础上 , 仍然有20%的未成年人因为身份信息冒用或网络原因不被识别 。48.6%的家长认为需要强化人脸识别 , 确定游戏玩家是否为未成年人 。
专家建议:优化身份核验机制 , 进一步丰富网游未成年人模式
中国社科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表示 , 未成年人身份识别问题确实是现阶段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中存在的痛点 。目前 , 为规避平台的防沉迷措施和消费限制 , 部分未成年人会使用其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人的账号注册登录游戏 。刘晓春表示 , 部分平台针对上述现象已开始采用抽查扫脸等方式 , 对用户行为进行动态监测 , 通过技术模型判断用户是否可能为未成年人 , 并采取相应措施 , 防止部分未成年人以成年人账号登录游戏 。
去年一度引起社会热议的“老太太凌晨打王者荣耀还拿‘五杀’”事件中 , 游戏方回应称 , 该账号因屡被判定为疑似未成年人操作 , 前后共计17次触发并全数通过了系统的人脸识别验证 。系统反馈结果 , 比对公安权威数据平台的数据源均保持一致 。甚至在2021年9月1日防沉迷新规正式生效后 , 该账号也有2次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的记录 。
刘晓春指出 , 把未成年人当作防范对象 , 将他们“关到”未成年人模式中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 “因为总是有未成年人不停的想逃离这个未成年人模式” 。
刘晓春认为 , 孩子家长可通过关心、陪伴、沟通等方式减少孩子沉迷网游带来的侵害 , 使得孩子对网络的使用能够促进他们的发展 , 而不是受到歧视和伤害 。
对于部分未成年人规避平台身份认证措施 , 私自登录、充值游戏等行为 , 刘晓春认为 , 之所以部分未成年人不愿意呆在未成年人模式中 , 是因为有些平台的未成年模式的核心功能还不够完善 。她表示 , 平台应在优化身份核验机制的同时 , 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模式 , 把未成年人更好地留在他们的“专属模式”中 , 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平台保护 , 同时享受相应服务体验 , 从而开拓视野 。
最后 , 刘晓春建议 , 监管部门对于平台的相关游戏内容应给出更为明确的界定标准 , 并对平台中未成年人模式的游戏内容创作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 , 从而帮助平台更好地建设未成年人模式 。此外 , 刘晓春认为 , 监管部门应完善对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等问题的基础制度构建 , 从而帮助平台实现未成年人身份核验机制的优化 。
推荐阅读
- 天龙|天龙网游八卦:想要衣服却出了心眼?欧非差异过大,令人不适
- 梦幻西游|梦幻西游:高防爆血的碎星腰带,强化打造都打不出这样的属性
- jdg战队|JDG后期怒黑9哥?放出369盲僧下饭操作,网友5个字评论破大防!
- 电子竞技|防疫期间:居家隔离打CSGO,就是对防疫的有力支持!
- 小智|《宝可梦》和野生破破袋做朋友,幼儿园里发生的精灵防卫战!
- 钟馗|德华直播间破防,钟馗质疑德华实力,气得德华直接被封号
- 艾尔登法环|梦幻西游:高防爆血的碎星腰带,强化打造都打不出这样的属性
- estar|estar训练赛,风劫占比更高:SK防策划的同时,也给了易峥压力!
- 网游|网游小哥暴打妹子后,追着上了1小时教育课,还问学到了什么
- 王者荣耀|给你两个技能组合出最强防御技能,可以造出什么样的铁王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