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8只白鼠放进乐园,各种资源享用不尽,4年后却发现不对劲,不得不提前终止实验


科学家将8只白鼠放进乐园,各种资源享用不尽,4年后却发现不对劲,不得不提前终止实验


文章图片


科学家将8只白鼠放进乐园,各种资源享用不尽,4年后却发现不对劲,不得不提前终止实验


文章图片


科学家将8只白鼠放进乐园,各种资源享用不尽,4年后却发现不对劲,不得不提前终止实验


文章图片


约翰·邦帕斯·卡尔霍恩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和行为学家 , 他最出名的研究成果是人口密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1968年 , 卡尔霍恩在马里兰州买下一个废弃的谷仓 , 发起了一项名为“25号宇宙”的动物学实验 。 因为他在实验中选择的对象是白鼠 , 所以这个实验又被称为“白鼠乌托邦”实验 。

之所以选择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 一方面是因为白鼠的基因和人类有许多相同之处 , 实验结果对人类行为同样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白鼠的繁衍周期相对较短 , 能够快速推演实验结果 , 而不需要像社会学调查那样花费几十年的时间 。

“25号宇宙”的实验场所占地约2.7平方米 , 四周围栏高1.4米 。 卡尔霍恩在场地边缘设置了16个直立的网状“隧道” , 连接着住所、食物和水 。 白鼠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水都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 。 为了防止传染病引起小白鼠大量死亡 , 卡尔霍恩还会定期清理巢穴 , 为它们消毒 。 整个实验场所里面 , 除了白鼠之外 , 没有任何其他动物 , 这些白鼠无需担心天敌的侵扰 。
从白鼠的角度考虑 , “25号宇宙”简直就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天堂乐园 。 这个天堂乐园唯一的缺点 , 大概就是生存空间有限 。 据卡尔霍恩估算 , “25号宇宙”最多只能容纳3840只白鼠 。
实验开始后 , 卡尔霍恩将8只精心挑选的白鼠放入“25号宇宙” , 其中4只雄性白鼠、4只雌性白鼠 。 按照卡尔霍恩的设想 , 8只白鼠将在这个乌托邦世界里快速繁衍生息 , 规模呈几何级增长 , 直至超出“25号宇宙”的容纳极限 , 之后才会慢慢降下来 。

然而 , 在实验进行到1588天时 , “25号宇宙”却出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 实验走向也越来越偏离卡尔霍恩的设想 。 倍感震惊的卡尔霍恩不得不提前终止了这项实验 。
那么 , 卡尔霍恩在“25号宇宙”究竟发现了什么?那些参与实验的白鼠最终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8只白鼠被放进“25号宇宙”以后 , 4只雄性白鼠为了争夺交配权 , 进行了长达数天的激烈斗争 。 最终获胜的白鼠可以独揽2只甚至3只雌性白鼠 , 而相对瘦弱的白鼠只好躲到角落里待着 。 在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之后 , 这些白鼠很快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繁衍能力 。
55天后 , 白鼠的数量翻了一番 。 此后大约每隔55天 , 鼠群的数量都会再翻一番 。 315天后 , 最初的8只老鼠已经繁衍至620只 。

不过在此之后 , “25号宇宙”开始悄无声息地出现转折 。 经过几代的繁衍生息 , “25号宇宙”形成了几个势均力敌的鼠群 。 尽管生存空间、食物和水都很充足 , 也没有天敌入侵 , 但是这几个鼠群仍不满足于现状 , 经常爆发激烈的冲突 。 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斗 , 实力较强的鼠群霸占了绝大部分的资源 , 而实力较弱的鼠群只能吃一些残羹剩饭 。
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 导致有些鼠群繁衍速度变慢 。 所以 , 整个“25号宇宙”的繁衍周期从原来的55天延长至145天 。 当实验进行到560天时 , 白鼠的数量终于来到了2200只 。
没想到 , 2200只竟然成为了“25号宇宙”白鼠数量的峰值 。 从那以后 , 白鼠的数量不仅没有增长 , 反而一直在下降 , 这是为何呢?

原来 , 随着时间的流失 , 那些战败的失去交配权的雄性白鼠被大量淘汰 , 而身体强壮的胜利者由于失去了竞争 , 战斗力也大幅下降 。 与之对应的是 , 雌性白鼠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 很快就超过了白鼠的数量并越越大 。
与此同时 , 雌性白鼠的性情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 它们开始拒绝与雄性白鼠交配 , 不断驱赶雄性白鼠 , 撕咬自己生下的幼鼠甚至以幼鼠为食 。
被遗弃的雄性白鼠虽然仍能获得食物和水 , 但是在行为上变得越来越颓废消沉 , 毫无斗志 。 更令卡尔霍恩大跌眼镜的是 , 雄性白鼠之间竟开始互相交配 。 不过 , 这对于鼠群的繁衍来说 , 根本无济于事 。
由于杀戮、自然死亡、没有新生儿 , 当实验进行到1588天时 , “25号宇宙”仅剩下27只白鼠 , 并且这些白鼠全都奄奄一息 , 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