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星星的后裔,王亚平“摘星”归来,妈妈对女儿的承诺,太感人】孩子小时候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不够完全 , 而父母是平时生活中和他们接触最多的人 。 看到爸爸妈妈可以做到许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 孩子就会对家长异常崇拜 。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 , 家长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 当孩子的知识层面逐渐广阔 , 其发展方向就会慢慢朝家长靠拢 , 因此孩子就像是家长行为的镜子 。
孩子的年纪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 会由家长帮他们建立更全面的认知 。 换而言之 , 家长所接触到的层次和达到的人生高度 , 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底线 。 孩子对家长的崇拜是一个慢慢削减的过程 , 但小时候他们对世界的看法都来源于家长 。 自从新世纪开启后 , 我国的航天事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 如今不少顶尖人才也都有了各自的家庭 。
一、王亚平摘星星回来了 , 成为女儿的骄傲
2022年4月16日上午十点 , 在外太空出差约半年时间的神舟13号飞船 , 终于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 。 飞船上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健康 , 着陆后安全顺利出舱 , 终于又回到了地球的怀抱中 。 工作人员十分贴心地准备了20多个菜系品种 , 以三名航天员的饮食爱好为主 , 又充分考虑到了营养搭配均衡 。
此次神舟13号飞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 在主要项目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 , 尽可能地压缩飞行时间 , 合理裁剪飞行过程中的事件 , 原本需要在地球外飞行11圈所完成的事件 , 硬生生压缩到了五圈 。 而且自外太空返回地面 , 仅仅只用了九个小时的时间 , 神舟13号飞船实现了我国载人飞船首次采用快速模式回家 。
作为三名宇航员中的唯一一位女性 , 王亚平出任务之前 , 女儿还没有过六岁生日 。 考虑到此次在外太空工作的任务繁重 , 可能没办法赶回家给女儿过生日了 , 于是就提前给女儿做了心理准备 。 而女儿也深明大义地表示理解 , 只是对妈妈提了一个要求:要摘星星回来 。 天上闪烁的星星数不胜数 , 可王亚平的女儿并不贪心 , 她只想要一颗 。
王亚平并没有觉得女儿是在信口开河 , 反而将女儿的话放在了心中 。 在外太空工作的180天里 , 王亚平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女儿 。 六岁生日虽然没能陪在孩子身边 , 但庆幸有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在为她庆祝 。 站在点燃蜡烛的生日蛋糕面前 , 女儿乖巧地许下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妈妈在外太空工作的时候 , 能平安健康 , 万事顺利 。
王亚平回到地球之后 , 首先对国家的培养和领导的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 而后便对女儿说自己摘星星回来了 。 正如王亚平坐上神舟飞船之前所承诺的那样 , 她非常愿意为女儿“上九天揽星” 。 有这样一位能为国家作出不朽贡献的妈妈 , 想必她女儿心中也会十分骄傲 。 而妈妈的正确引导 , 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 。
二、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学习航天精神?
伟大的事业将会孕育伟大的精神 , 伟大的精神又会推动伟大的事业建设 。 航天载人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 在不断创新和尝试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航天精神 , 值得每一位国民学习 。 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历经29年的艰苦奋斗 , 承载了无数航天人的辛勤付出 , 离不开国民的全力支持 , 同时也意喻着我国综合国力愈发强大 。
航天精神是一种对国家的无条件热爱 , 以及愿意舍弃小我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 同时也是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的上进意识 , 愿意舍弃小我为大家的大局观念 , 也是看淡名利的高尚品德 。 让孩子从小接触航天精神、科普航天知识 , 不仅可以建立他们心中的“航天梦” , 磨练孩子的性格 , 也有利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总结
父母空口无凭的说再多 , 都不如亲力亲为的给孩子做示范 ,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 他们就会下意识模仿和学习家长的言行举止 。 王亚平有着柔弱的女子之身 , 但是巾帼不让须眉 , 给女儿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 家长是孩子的精神食粮 , 也是他们在迷茫时的顶梁柱 。 相信王亚平女儿想要的并不是真正的星星 , 妈妈就是她心中最闪耀的那颗星 。
推荐阅读
- 神州十四号即将升空,你最期待哪位航天员上太空?我选杨利伟
- 哈佛科学家称:外星人或是智能机器,已找到与它们打交道的方式
- 三位苏联宇航员长眠在太空,还有一人漂流到冥王星,将飞出太阳系
- 披着“黄金甲”的土豪星球,几乎全是黄金,美国明年将发射探测器
- 迪亚波罗最初的设定还是蛮强的:摧毁和融合宇宙,现在只会牛牛拳
- 再见,地球的第二颗卫星!“地卫二”摆脱地球引力,将绕太阳公转
- 炎黄子孙有3大特殊“印记”,永远无法抹掉,若你有,那就没错了
- 东方红一号发射至今51年了,为什么它还没有坠入大气层?
- 如果你被送到宇宙深处,还能找到回地球的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