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的恐龙头皮屑


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的恐龙头皮屑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的恐龙头皮屑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的恐龙头皮屑


文章图片


恐龙作为之前的地球霸主 , 拥有巨大的体型 。
然而人们一直没有考虑恐龙是如何蜕皮的 。

一项新的研究 , 发现了大约1.25亿年前的恐龙化石 , 与其他恐龙化石不同的是 , 这是恐龙“头皮屑”的化石 。
新的化石让科学家了解到 , 恐龙蜕皮类似鸟类 , 皮肤会剥落成为小薄片 。

其中一部分化石来自中国 , 科学家对小盗龙、北票龙、中国鸟龙 , 三种恐龙的皮肤屑化石进行观察研究 。
恐龙的蜕皮是碎片化的过程 , 类似鸟类、鳄鱼;而被认为是恐龙近亲的蜥蜴 , 确实全皮蜕皮 , 这说明鸟类、鳄鱼的血缘或许更接近恐龙 。

通过显微镜的观察 , 研究人员发现了恐龙皮肤屑上面有特殊的白色斑点 。 利用离子束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后 , 研究人员将白色斑点定性为角质细胞:有角蛋白扭曲纤维组成的坚韧细胞 。
恐龙皮肤屑的角质细胞 , 非常类似鸟类和人类 , 鸟类的皮肤屑、人类的头皮屑也都存在角质细胞 。

科学家认为 , 发现的恐龙皮肤屑 , 可能是处于恐龙重要的进化阶段 。
在这段时间里 , 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开始出现特殊的演化 , 逐渐进化出鸟类 , 或许就是这种皮肤的变化 , 让恐龙开始逐渐生成羽毛 。
通过DNA分析 , 科学家发现此化石的恐龙是混血物种 , 开始出现鸟类基因 , 但没有现代鸟类的多 。

研究人员称这次发现为“开创性的” , 因为科学家之前从未对恐龙皮肤有过如此深入的研究 。
这项研究也说明了恐龙和鸟类存在很多共同特征 , 通过解剖学 , 也发现了恐龙和鸟类的很多相似点 。
此次研究团队 , 希望在日后将研究拓展到其他恐龙标本 , 尤其是与现代鸟类较为密切的恐龙标本 。
【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的恐龙头皮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