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麦在过去确实是天险 , 但现在已经被“基建狂魔”给干趴了!
通麦——奇险之地
在雅江的两条大支流——帕隆藏布和易贡藏布汇流的地方 , 有一个小镇 , 叫通麦 。 这个镇不是人民自动聚集形成的 , 而是因为川藏公路而兴起的 , 为旅行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人们建成了这个镇 。
镇子不大 , 也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风景 。 下面是通麦的景点——十英雄纪念碑 , 让我意外的是它真是个纪念碑 , 别的什么都没有 , 石碑本身也不大 。
【川藏公路|川藏线上的“通麦坟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要修?】但通麦有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 就是它是318川藏南线的一个极低点 。 自从过了康定 , 海拔高度起起伏伏的 , 但最低也得有2500米左右 , 直到通麦 , 海拔竟降至2000米左右 。
去过西藏的亲们都知道 , 西藏是高海拔平缓 , 低海拔反而陡峭 。 这是因为高海拔地区是高原的本来面目 , 而低海拔是河流将大地切开形成的 , 河岸一定是陡峭的崖壁 。 而且 , 正常来说 , 海拔越低 , 说明河流切割得越深 , 河谷就越陡峭、高峻 。
既然这样 , 通麦之险 , 就可以想象了 。 这里除了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易贡藏布大峡谷 , 还有着大量巨型泥石流的遗迹 。 实事上 , 这里被称为“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 , 因此国家将这一区域划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
从这里经过的318国道 , 其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 在通麦之后的14多公里路段 , 被人们称为通麦天险和排龙天险(实际上两者就是同一段险路 , 只不过后一半在排龙乡境内 , 有时大家所说的通麦天险 , 是指全部险段) 。
曾经的通麦天险异常难走 , 盘山路曲曲弯弯;路面很窄 , 没容错空间;地质灾害频发 , 交通事故频发 。 这段仅14公里的路 , 竟需要两个小时才能通过 , 因此它被称为川藏线的“肠梗阻” 。
事故多了 , 它便被人们称为“通麦坟场” 。 自川藏线修成以来 , 通麦天险处发生了几千起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 死亡人数难以统计 。 甚至不光是车 , 还有骑行者被落石砸中头部身亡的 。
驯服通麦天险的过程整治通麦天险的努力一直都在进行 。
大规模整治是从2012年开始的 。 从这一年起 , 人们陆续修建了新的通麦特大桥、排龙沟特大桥和5座隧道 , 使得全部二十余公里的烂路 , 缩短为5公里 。
通麦天险我过了三次 ,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 真的很好走了 。 现在这段路的盘山路很少了 , 路面状况也不错 。
可以说 , “通麦天险”已经是一个历史名词了 , 这段路虽说不上是康庄大道 , 但并不比318其它路段难多少 。
但有一点还是要强调的:这一地区雨水很多 , 地质灾害仍然很频繁 。 如果发生了泥石流 , 就会断路堵车 。 万一自驾者遇上堵车 , 还是挺影响心情的 。
而且发生过泥石流的地方 , 即使把路上的堆积物清理掉 , 路面也被砸坏了 。 所以 , 这段路常常出现烂路 , 轿车很容易磕底 。 如果是临沟一侧有塌方 , 还常常出现半幅通行的情况 。
正是因为地质不稳定 , 昨天良好的路况 , 今天就可能化为乌有 。 所以这就是通麦天险的现况:路不难走——如果它能走的话 。
举个例子来说一下 , 这是发生在通麦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从通麦出发 , 沿易贡藏布向上走10公里 , 有一个年轻的湖泊——易贡湖 。 它其实就是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 。 清朝末年的一场特大泥石流堰塞了易贡藏布河道 , 易贡湖形成 , 距今不过122年 。
2000年4月9日 , 这里再次发生山崩 , 碎石堆积 , 形成了巨大的堰塞坝 , 使得河水无法下泄 , 湖面迅速升高了60米 , 大量群众家园被淹 。
不过 , 63天后 , 堰塞坝溃决 , 洪水裹挟着砂石 , 轰鸣而下 。 这次大溃决 , 当真是惊天动地!它使得通麦大桥被毁 , 318国道排龙段大量山体塌方 , 总计十几公里的路荡然无存 , G318由此中断了三个月 。 甚至 , 连遥远的墨脱 , 都有一些桥梁被冲毁 。
推荐阅读
- 川藏公路|避世山野 | 森系露营地,草坪 帐篷 星空……
- 川藏公路|川藏线自驾游,如何在车里睡的安全又安心?
- 西藏|川藏线上的10个原始古村落,风光旖旎,藏情浓郁,值得你走一趟!
- 东达山|东达山,川藏线上最高的垭口,海拔5130米,路过的朋友可有印象?
- 西藏|去了西藏近10次,告诉你真实的西藏是怎样的?
- 川藏公路|“情侣酒店”里面有哪些设施?水床又是干什么用的?
- 川藏公路|世界最大的十个湖泊,贝加尔湖仅排第7,第一名比日本还大!
- 川藏公路|中国最美的八个边境城市,此生一定要去看一次!
- 穷游|川藏线穷游女哭诉没人带,司机师傅也无奈:高原上若劳累要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