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他们终于来了!6月4日上午9时三名航天员乘组公开亮相 , 航天员陈冬担任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指令长 , 02号航天员和03号航天员分别是刘洋和蔡旭哲 , 三名航天员在6月5日上午10时44分将共赴太空 , 中国空间站将迎接它的第三批客人 。
值得注意的是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是中国载人航天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个乘组 , 人均75后 , 44岁的陈冬将担起重任 , 作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指令长 。
此次三名航天员乘组都是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成员 , 陈冬和曾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 是第二批航天员中率先执行飞行任务的男航天员 , 刘洋是中国的第一位太空飞行的女航天员 , 她的上一次太空飞行已经在10年前 。 蔡旭哲是此次三名航天员乘组中的“新” , 他此前从未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 。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最新消息 , 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 , 目前正在执行推进剂的添加工作 , 6月5日10时44分将是一个发射窗口 。
【神舟十四号即将出发,三名航天员公开亮相,为何此次任务最复杂?】目前空间站组合体是“天舟三号-天和核心舱-天舟四号”两船一舱的“一字形”结构 , 一切都准备就绪 , 就等待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点火升空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也已经带了充足的物资 , 正停靠在后向对接口等待陈冬、刘洋以及蔡旭哲的拆箱 。
相对于此前陈冬和刘洋执行过的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要更加的复杂和艰难 。 首先是太空飞行的时间延长 , 变成6个月 , 相应的工作任务自然也会增加 。 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 , 需要进行空间站的主要建设工作 。
空间站如变形金刚 , 会经历复杂的构型变化
我们知道空间站建设整个过程非常类似于“搭积木” , 天和核心舱就是其中最核心的基础 , 所有的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以及实验舱都要停靠在天和核心舱周围 , 整个建设过程由于对接口是有限的 , 因此会经历复杂的构型变化过程 。
01、空间站组合体目前是两船一舱的“一字形”结构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以及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分别停靠在天和核心舱的两端 。 随着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升空 , 它将进行进行径向对接 , 空间站成“三船一舱”构型;
02、货运飞船下行 , 在神舟十四号6月5日升空之后一段时间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会下行离开空间站组合体 , 空间站组合体重新变成“两船一舱”构型 , 神舟十四号在径向对接口 , 天舟四号在后向对接口;
03、7月份“问天”实验舱升空 , 它将停靠在天舟三号离开后空下的对接口 , 此时空间站组合体变成“两船两舱”的构型 , “问天”实验舱”在前向对接口飞行一段时间后 , 会进行水平转位的操作 , 空间站组合体变成另外一种形状的“两船两舱”构型 , 这个时候实验舱已经转到了水平的停泊口 , 看上去空间站拥有了一个翅膀;
04、10月份“梦天”实验舱发射 , 它会率先对接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 , 这个时候空间站组合体变成“两船三舱”的构型 , 随着转位操作的完成 , “梦天”实验舱转到水平停泊口 , 空间站组合体变成两船三舱”的T字形结构 , 这个时候空间站的两个“翅膀”已经组装完成 。
到这里并没有停止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正常进行常规任务的时候 , 空间站组合体还会进行变化 。
首先是为迎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以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到来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会先进行绕飞动作 , 从后向对接口到前向对接口 , 之后会执行下行动作再入大气层 。 之后便是12月份前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发射入轨对接 , 再有就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入轨 。
并且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共6名航天员会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动作 , 他们会一起飞行5-10天的时间 , 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建设工作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
推荐阅读
- 南极疑似巨大飞船坠毁痕迹,长11公里,宽2公里,究竟是什么?
- 再探苍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航天员“二老带一新”执飞6个月
- 波音飞船转运:网友发现一个严重问题,似乎烧蚀过度,表面一道焦痕
- 学者们对身心关系的探讨与研究:秉持科学态度,摸索前进
- 500ml的水送到太空竟要花15万?
- 神十四发射时间定了,刘洋将再次进入太空,杨利伟对她的评价很高
- 1400光年外传来一声叹息,这声叹息,预示着我们太阳的死亡
- 如果你落入蟒蛇腹中,能否划开蛇肚出逃?美国科学家曾亲身实验!
- 中国航天迎来新发展,神舟十四整装待发,将首创在轨乘组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