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海岛|在西沙东岛上,人们发现规模达400头的野牛群!它们从何而来?

文章图片


群岛在海洋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环境 , 由于受海洋的隔离 , 岛屿的生态环境通常都比较脆弱 , 另一方面则构成了岛屿独特的自然环境 。 因此就生物多样性这方面来讲 , 岛屿生物十分有限 , 更难通过自然演化发展出自己的生态圈 。

然而我国西沙东岛不仅有十分丰富的生物群落 , 同时还有大量的野牛组建成了牛群 。 据相关部门统计 , 西沙东岛的牛群规模达到了400头 , 这给本就不大的群岛增添了许多独特的魅力 。
西沙群岛是如何通过环境演变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呢?为什么野牛群会集中在西沙东岛?这些野牛又是靠什么物资生活下去的呢?其他岛屿能够发展出这样的模型吗?

群岛中的“野牛”
本文将从西沙群岛岛屿特征、东岛野牛群落发展以及相关的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 , 接下来一起看看西沙东岛野牛群是从哪里来的 , 人们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聚集出来的黄牛西沙群岛的构建由多个小型岛屿聚集而成 , 西沙群岛的海域面积高达50多万平方公里 , 一共40座岛礁 。 以露出海面的岛礁来看 , 总面积大约在10平方公里 , 这是南海岛屿中露出水面最多的岛群 。
过去居住在海南的渔民将这里称之为“东七岛” , 主要是因为这里存在7座较大的岛屿 。 本次介绍的岛屿将主要集中在第二大岛屿 , 东岛 。

东岛面积大约在1.7平方公里 , 因位于群岛的东面而得名 , 1947年被正式命名 。 从外形来看 , 岛屿有着很显眼的特征 , 整座岛屿呈现长方形 , 并且东北-西南相对较长 , 大约在2.4公里 。
岛屿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上升礁和珊瑚贝壳沙复合组成的岛屿 , 中间低 , 四周高 。 四周基本都是由珊瑚贝壳生物沙构成的岸堤组成 , 高度在6.7米 。

西沙东岛外形特征十分明显
中部低洼部分有许多布满1~2厘米的珊瑚贝壳砾块 , 岛屿的东南岸堤外部 , 还有正在发育的离岸沙堤 。 总体来讲 , 东岛的地理环境十分优秀 , 不同生态的植物种类繁多 , 森林密集 。 从中部低洼部分一直到四周岸堤 。
这几处位置主要分布有麻风桐、海岸桐为主的高大型乔木 , 另外灌木类型主要以草海桐、银毛树为主 , 另外还有一些矮小的草本植物 。 东岛的植被郁闭度在70%以上 , 被称为“海上林海” 。

正因这样优秀的地理环境和植被覆盖率 , 东岛也成为了许多鸟类聚集的地方 。 岛上主要以鲣鸟、军舰鸟等多种海鸟为主 , 它们常年会在群岛聚集 , 并主要生活在东岛林地 。 其中数量最多的要数鲣鸟 , 总体数量可达数千只 , 因此东岛也被人们称作鲣鸟天堂 。

鲣鸟目的一种白腹鲣鸟
但后来新中国成立后 , 中国解放军前往南海驻扎时发现这里还不止有各种鸟类 , 岛屿上还有一定数量的野牛 。 这些野牛属于黄牛品种 , 看起来应该是在岛屿上生活了多年 。
难道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太好 , 在这里孕育出了黄牛吗?这个想法很快被驳斥 , 很明显海岛的环境是无法提供生物演化的 , 封闭的条件和有限的资源 , 注定了生物只能保持较为原始的状态 。 那么这些野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群岛中的粪便关于西沙群岛的野牛踪影 , 或许当地的渔民有问题的答案 。 据当地人的说法 , 在公元前2世纪 ,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西沙 , 这一时期为了物资需求 , 便从大陆运来了一些黄牛 。
由于黄牛在其他岛屿没有适应下来 , 因此不少黄牛都纷纷死去 , 但只有东岛的黄牛活了下来 。 类似的故事同样也存在 , 不过时间上却发生在近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