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 没有重力参与自然受孕几乎是不可能的 。 精子和卵子虽小 , 但也一样会受到重力影响 , 从而实现融合并自然受孕 。 但在失重环境中液体会改变重力环境中的形态 , 精液同样也是如此 , 会变成果冻一样的糊状物 , 根本无法流动进而形成受精卵 , 怀孕自然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 而且在太空中两个人处于漂浮状态 , 控制不好节奏的话连拥抱都很困难 , 更遑论剧烈运动了 , 这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
最后就是强烈的宇宙辐射会损伤人体细胞 。 根据国际空间站以往的统计发现 , 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受到强烈的辐射 , 这个辐射量约等于地球辐射量的100倍 , 这么强大的辐射会导致人体基因遭到破坏或者突变 。 对身强体壮的宇航员而言这些辐射尚在可承受范围内 , 但对于脆弱的受精卵或胎儿来说 , 这些辐射很可能引发无法预估的畸变 , 导致胎儿发育受损甚至死亡 。
以上种种原因 , 再加上道德伦理约束 , 导致人类在太空中几乎不可能自然受孕诞下胎儿 。 虽然人类在太空繁衍生息比较困难 , 但对番茄、土豆甚至小麦、水稻等植物而言 , 太空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地 , 因为它们经过太空育种之后 , 都发生了更好的转变 , 甚至筛选出比在地球上自然生长更好的种子 。
譬如2020年11月24日 , 嫦娥五号探测器出发前往探月时 , 就携带着40克左右的水稻种子一同前往月球 , 在经历了23天的太空漫游之后又顺利回到地球 , 随后被播种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室中 , 2021年3月该批发芽的“太空稻”由温室大棚移栽到室外试验田里 , 最终于2021年7月收获 。 该批种子经过太空微重力环境、太阳黑子爆发导致的辐射等 , 稻种基因发生改变 , 可以用来选育新的更好的水稻品种 。
除了植物之外 , 日本科学家还曾将鱼类带往太空进行过繁殖实验 。 1994年 , 日本科学家将4条青鳉鱼送上太空 , 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验 , 这期间几条鱼顺利产卵并受精 , 最终成功孵化出8条小鱼 , 回到地球后 , 这些小鱼也能正常生长并繁育下一代 , 这说明鱼类可以在太空中实现繁衍 。 不过也有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 毕竟实验只有15天时间 , 还不足以证明鱼类可以在太空中长久繁衍生存 。
曾经 , 也有科学家用小白鼠做过太空实验 , 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成功过 , 小白鼠在太空中要么是无法自然受孕 , 要么在人工干预下受孕成功 , 但生下的小白鼠也存在缺陷 , 根本无法正常生存 。
不过 , 随着人类太空科技发展 , 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办法解决这些难题 , 毕竟人类想要探索广袤的宇宙 , 这是始终绕不开的问题 。
作者:牛晓天 校稿编辑:小宛
推荐阅读
- 人类起源于何处?多名宇航员出现可怕变化,暗指生命并非来自宇宙
- 土耳其雄心勃勃准备登陆月球
- 看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未来谁才是老大?
- 地球外“生命物质”首现,太空移民,再见了地球
- 冰河世纪已经灭绝的4大猛兽,它们都和人类祖先共处过
- 《艾尔登法环》这几种不起眼的物体有什么作用?
- 作为初代宇航员的邓清明为什么总会被淘汰?
- 150光年外,发现跨度达35亿光年的“宇宙墙”,我们是实验对象?
- 神十四航天组登上太空,宇航员履历亮眼,刘洋“六一”朋友圈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