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奇怪交配行为,生物老师可不会和你讲这些


动物界的奇怪交配行为,生物老师可不会和你讲这些


文章图片


动物界的奇怪交配行为,生物老师可不会和你讲这些


文章图片


动物界的奇怪交配行为,生物老师可不会和你讲这些


文章图片


动物界的奇怪交配行为,生物老师可不会和你讲这些


文章图片


动物界的奇怪交配行为,生物老师可不会和你讲这些


成功的繁殖方式是生物进化的目标 。 它可以使一个生物比同类的更加有优势 , 从而导致成功的交配 , 然后传播更强基因 。
【动物界的奇怪交配行为,生物老师可不会和你讲这些】
不成功的繁殖方式会导致生物死亡或找不到配偶 , 从而使这些基因从物种的基因库中消失 。 这一切都很简单 , 但有时当涉及到某些物种的繁殖方式时...可能会有些羞耻 , 但这都是为了下一代 。
好吧 , 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 。 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自然界中最奇特的交配行为 。
象海豹的暴力的性行为象海豹体型巨大 , 北象海豹的身长可达4.5米 , 重达2500公斤 。 南象海豹的雄性更大 , 达到5米和3000公斤 。

象海豹
当交配季节到来时 , 雄性会在沙滩上圈起一片自己的领地 。 当大量雌性到来后 , 雄性之间就会开始决斗 , 胜利的一方将会获得30-200只雌性的交配权 。
大量的雌性聚集 , 形成了“后宫” 。 在这期间 , 它们不会先交配 , 而是会生产 。

当幼崽处于交配区时 , 雄性首领也会对幼崽视而不见 , 因此 , 幼崽在出生后不久很容易被雄海豹压死 。 不光如此 , 因为交配时间较长 , 体型很小的雌性也很难承受住雄性的体重 。
袋鼩的“自杀式交配”在生命的第11个月 , 袋鼩就会迎来它们的交配季节 。 在这期间 , 雄性体内的两种激素--皮质醇和睾丸酮会开始大量上升 , 在这两种激素的加持下 , 它们每次交配将会持续十几个小时 , 交配完成后 , 雄性马上会冲出去寻找下一只雌性 。

袋鼩
直到两个星期后 , 雄性做完了该做的事 , 它们的毛发开始脱落 , 免疫系统停止工作 , 最后会死于内出血和坏疽 。
对于这种自杀式的交配 , 有一个术语叫“semelparity” , 翻译过来是指终生一胎 , 一次性繁殖的动物 。 袋鼩是唯一一种这样做的哺乳动物 , 所有其他的例子都是昆虫世界的(蚂蚁和蜜蜂) 。

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 因为毕竟 , 一切事物都有进化上的优势 。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 , 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解释 , 袋鼩的“自杀式交配”到底是为了什么?
琵琶鱼的“性寄生”人类对于海洋还是知之甚少 , 直到现在 , 超过80%的海洋仍未被勘探和测绘 。 在以往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科学家所知道的琵琶鱼都来自于被渔网捕获的个体 , 而且被发现大多数都已死亡 。

琵琶鱼的繁殖方式被完全笼罩在神秘之中 , 因为我们甚至不知道雄性的样子 , 所有的标本都是雌性的 。 直到冰岛的一位科学家在解剖雌性琵琶鱼时 , 偶然发现雌性身上凸起的一块“小肉球”就是失踪的雄性 。
这是性寄生的典型例子 。 雄性体型小 , 很难用发光来引诱猎物 , 而雌性体型大发光强 , 很容易捕获猎物 。 所以 , 雄性能做的就是找到雌性 , 然后用牙齿咬住她 , 最终与她融合在一起 。

就这样 , 雄性琵琶鱼变成了个“吃软饭”的 , 他再也不用去看 , 捕猎和游泳 。 慢慢的 , 他的眼睛、鳍、和一些内部组织开始退化和枯萎 , 直到最后他变成了雌性身上多出的一块肉 , 从她那里摄取食物 , 并在雌性需要时提供精子 。
章鱼如果你认为雄性和雌性琵琶鱼的体型差异很大 , 那就等你听听毯子章鱼的事吧 。 雌性最长可达2米 , 雄性则只有短短的2厘米 。 对你没有看错 , 2厘米 , 相比之下 , 雄性太小了 。

章鱼的生殖器其实是一根含有精子的触须 , 叫“交配触须” 。 不同的头足类物种对交配触须的使用方式不同 , 但对于毯子章鱼来说 , “交配”是最不必要的 , 雄性会在活够了之后 , 把交配触须交给一只雌性 , 然后游走 , 等待死亡的降临 。
有些人可能会问 , 一只雌性章鱼如果收到多只雄性的交配触须会怎么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