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女子碰瓷女司机被碾死,家属向车主索赔100万,沈阳法院判了


回顾 女子碰瓷女司机被碾死,家属向车主索赔100万,沈阳法院判了


文章图片


回顾 女子碰瓷女司机被碾死,家属向车主索赔100万,沈阳法院判了


文章图片


回顾 女子碰瓷女司机被碾死,家属向车主索赔100万,沈阳法院判了


碰瓷把自己“碰”死了 , 谁又该为这样的祸事买单?

2021年7月份 , 辽宁沈阳某公路上 , 因短暂的堵车 , 不少车辆都停了下来 , 一名女子李某手拿可乐走到了一辆白色SUV前面 , 可能是觉得这车不错 , 而且是个女司机 , 当下又是堵车 , 肯定还是不想继续堵下去 , 引起众怒 , 李某认为碰瓷成功的概率很大 , 倒下之前还举了下手里的可乐瓶子 。
但不幸的是 , 李某往白色SUV的前面装模作样的倒下时 , 车主丁女士听到手机响起了短信通知音 , 便想着现在正堵车 , 看下手机也没事 , 于是拿过了手机并做了回复 , 没有留意到前面有人倒下 , 也根本去想过会有人碰瓷 。
这个过程其实也不长 , 丁女士听到后面响起喇叭催促声 , 往前看 , 原来路面已经通了 , 丁女士为了不影响后面车辆的通行 , 自然是发动了车辆 , 不过在往前开 , 丁女士确实意识到了车胎前有东西 。 但丁女士哪能料到这东西竟是个大活人?还以为是被什么堵着了 , 因此猛踩油门开了过去 , 然而却是听到了一声极其凄厉的惨叫声 , 丁女士又慌忙停车 , 走下车查看情况 。
这一看 , 丁女士自己都险些被吓得昏厥过去 , 只见自己的车下躺着个女人 , 其胸口有明显的轮胎印 , 口鼻流出了鲜血 。 丁女士强装镇定 , 拨打了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 , 受害女子被送往了医院 , 丁女士则跟着警方去到了公安机关配合调查 , 这条路才又恢复了畅通 。

这起事件调查起来并不困难 , 警方查看了行车记录车 , 又调取了附近的监控视频 , 确认李某是有碰瓷的意图 , 而丁女士也的确没有看到有人倒在了车前 , 具体来说这是一桩碰瓷不成反丢命的事件 , 排除了刑事犯罪的可能 。
那么丁女士又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李某被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 李某的家属也就盯上了丁女士 , 认为是丁女士开车碾死了李某 , 应该赔偿 , 从而索赔100万元 , 丁女士自然是没有同意 , 她认为李某意图碰瓷 , 造成如此严重后果 , 系咎由自取 。
虽然丁女士这么说 , 显得不近人情 , 但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 当时 , 车辆较多 , 因前方对向有车 , 所以丁女士把车停在了路上 , 等待对方车辆通过 , 死者李某却不怀好意 , 将自己置于险境 , 意图碰瓷 。
值得一提的是 , 2020年9月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规定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 , 对“碰瓷”行为作出了准确定义:

指的是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或者编造其被害假象 , 采取诈骗、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

在本案中 , 与李某死亡的结果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她的碰瓷行为 , 李某也明知道此行为具有很大的风险 , 但却自愿去冒风险 , 只为了通过这种违法的行为获取钱财 。 也就是说 , 李某不去碰瓷 , 即使丁女士把车停在路边看手机 , 顶多只是个违章 , 并不会造成李某死亡 。
在我国法律中 , 所谓自甘风险原则便是指已经知道有风险 , 而自己自愿去冒风险 , 那么 , 当风险出现的时候 , 就应当自己来承担责任、承担损害的后果的原则 。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 , 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 , 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 , 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 , 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
因此李某的家属索赔100万 , 向法院提起诉讼 , 法院则以事实为根据 , 以法律为准绳 , 主持公道 , 不可能忽视李某违法犯罪的行为 , 以及李某属于完全民事行驶能力人 , 应当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风险 , 却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 , 使得自己丧命 , 又怎么能要求别人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而丁女士并不具有超强的预知能力 , 能够预见有人会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 , 故意倒下只为了讹钱 , 且李某倒下的位置是处于丁女士的视觉盲区 , 也就无法做出规避伤害的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