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大顶尖的磁共振技术强国( 六 )


六、俄罗斯

俄罗斯(前苏联时期)的磁共振技术具有很强的水平及实力 。 比如早在珀塞尔和布洛赫发现核磁共振现象前的两年 , 1944年苏联物理学家叶夫根尼.扎沃伊斯基就发现了电子自旋共振现象 。
早在1940年 , 扎沃伊斯基就在研究采用NMR(核磁共振)方法探究固体及液体的工作 。 当时他甚至获得了核磁共振信号 。 然而由于条件所限 , 他的实验室很难得到非常均匀的磁场环境 。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他的研究工作也被迫中断 。
1943年 , 扎沃伊斯基将研究方向转向另一个相关领域 , (EPR)电子自旋共振或者又叫电子顺磁共振 。 1944年 , 他从MnCl2、CuCl2等物质中观察到了电子自旋共振 。 该发现具有轰动意义 。 1945年 , 扎沃伊斯基再次发表论文 , 论证了这个结果 。 从1958年到1966年 , 扎沃伊斯基获得了十七次诺贝尔奖提名 , 其中15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2次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 。 然而最终 , 他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
1976年 , 扎沃伊斯基逝世于莫斯科 。 值得一提的是 , ISMRM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有一个奖 , 即以扎沃伊斯基的名字命名 , 叫做Zavoisky Award 。 除了扎沃伊斯基 , 苏联另一位物理学家也对磁共振成像做出了贡献 。
苏联物理学家伊万诺夫(Влади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Иванов)1960年申请了一个采用磁共振技术进行成像的专利 , 其引入梯度磁场并且结合频率选择激发的方式非常接近于现在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
1959年 , 伊万诺夫就萌生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成像的想法及尝试 。 同年 , 他申请了第一个发明证书Invention Certificate(类似于苏联的专利) , 叫做自由进动质子显微镜 。 1960年他又申请了第二个“专利”并且阐述了早期一些磁共振成像的想法及原理 。 遗憾的是 , 当时这个想法及专利并没有通过 , 因为前苏联学界认为这个想法“不切实际” 。
1984年 , 伊万诺夫的专利终于通过了 , 然而为时已晚 。 此时 , 劳特布尔、达马迪安等人也早已发表论文 , 进行磁共振成像 。 令人叹息的是 , 苏联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相关核磁方面的工作研究 , 也出了扎沃伊斯基和伊万诺夫这样的科学家 。 然而苏联的医用磁共振发展却由于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 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
苏联的第一台医用磁共振是1982年的低场全身MRI扫描仪 。 此后发展非常缓慢 。 1990年 , 苏联才能够自主生产低场磁共振扫描仪 。 直到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 , 莫斯科才装了第一台超导1.5T磁共振 。
1999年统计 , 全俄有磁共振装机131台 。 虽然俄罗斯面积大 , 但是人口人 , 以这个来计算 , 俄罗斯的每个人拥有磁共振数量不算低 。 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顶级医院 , 也大量引进了飞利浦、西门子、GE等先进的临床磁共振机器 。 而俄罗斯很多高校也有自主开发的磁共振谱仪及实验用磁共振 , 且俄罗斯一直和美国布鲁克公司合作良好 。 由于俄罗斯和美欧的关系 , 很多前独联体中亚国家还使用俄罗斯制造的低场及永磁型磁共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