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比当年有颌鱼类还厉害 , 短短30年的时间 , 世界上的鲎数量就暴跌了50% , 一些浅海地区的鲎更是直接绝迹 。
除了非法捕捞 , 人类的污染也是鲎数量减少的原因 。
鲎需要换壳 , 雌性要蜕壳18次 , 而雄性要19次 。 蜕壳的时候鲎非常敏感脆弱 , 被污染的海水会削弱它们的抵抗力 , 导致换壳的时候患上疾病 。
【1升10万!生存4亿年的生物被人“疯狂抽血”,我国每年急需20万只】此外 , 鲎的生长非常缓慢 , 出生时只有指甲盖大小 , 需要大约15年的时间才能长大成熟 。
唯一欣慰的是 , 鲎的繁殖能力比较强 , 一次能产卵200到300多枚 , 寿命也比较长 , 能够活60岁左右 。
只要人类别过多干预它们的自然生活 , 鲎的数量是很容易恢复到健康水平的 。
然而 , 一项报告指出 , 人类的采血会影响到鲎的生育能力 。
合法的抽血不会危及鲎的性命 , 但是会削弱它们的繁殖力 。
每抽一次血 , 鲎的繁殖能力就会减少50% , 抽得越多 , 它断子绝孙的可能性就越大 。
总的来说 , 抽鲎的血 , 对鲎来说百害无一利 , 对于人类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
鲎除了名贵的医疗价值 , 还有极高的生物价值 。
它虽然和三叶虫的关系很远 , 但是考虑到三叶虫已经整个纲都灭绝 , 鲎是能够找到的 , 与之有相似度较为接近的动物类群 。
尤其是鲎刚孵化出来的时候 , 和三叶虫有类似的身体结构 。
如果因为过度抽血让鲎就此灭绝 , 那么人类失去的不仅是未来的药箱 , 还有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 。
人类如何保护鲎?
既然人类如此急需鲎的血 , 可鲎的数量已经不允许继续这样滥捕滥捞下去 , 唯一的解决办法 , 就是人工养殖 。
只不过养殖鲎和普通的虾蟹不一样 , 成年的鲎通常生活在20到60米的海域里 , 因此养殖的时候必须保证水深 。
而鲎在繁殖的时候 , 需要到海水与沙滩的交界处产卵 , 一只雌鲎身边会有好几只雄鲎 。
它们采取的是体外受精的方式 , 由雌鲎把卵沿着水边产出一条线 , 接着由雄鲎来受精 。
所以养殖鲎的时候 , 需要模拟出自然繁殖下的环境 , 这就导致养殖难度和成本都随之上升 。
不过好在 , 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实现了鲎的人工繁殖 , 未来会分担一些野生鲎的抽血工作 。
鲎的血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 但是鲎本身不适合食用 。
首先 , 鲎的血蓝蛋白含有铜离子 , 这是重金属离子 , 对身体有害 。 摄入过量的铜离子之后 , 会加重肝和肾的负担 , 造成器官衰竭 。 如果是小孩子摄入 , 那么会影响到神经系统 。
如果真的不幸吃入了鲎肉 , 可以服用牛奶和鸡蛋液减轻中毒 。
其次 , 鲎的肉里面含有极高的嘌呤 , 是引起痛风的主要罪魁祸首 。
最后就是 , 鲎含有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 , 远超过普通的虾蟹 , 可能吃一般海鲜不过敏的人 , 吃了鲎就会严重过敏 , 引起过敏性休克 。
我国将鲎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市面上也禁止买卖鲎 。
不要抱着侥幸以为这是人工养殖 , 目前人工还没有将其养到食用的地步 。
为什么要保护鲎?
科学家们正在分析鲎血液的主要成分 , 希望能够人工合成 。
这样就能减少每年抽血的数量 , 保证野外鲎的健康繁衍 , 只不过难度比养殖鲎还要大 。
因为鲎的血液能够检测出病菌 , 主要是含有多种酶 , 合成这些酶的基因几乎不存在于其他动物身上 。
科学家们推测 , 因为鲎非常古老 , 它当时所在的海洋环境微生物比较复杂 , 为了能更好地共生 , 于是它进化出了这些酶 , 作为自身的免疫保护 。
古生物学家推测 , 那个时代具备这一功能的动物不少 , 可惜大部分都灭绝了 。
鲎算是少有的样本物种了 , 因此不能让其灭绝 。
鲎活了4亿多年 , 挺过了好几次大灭绝 , 可如今就要栽在人类手里 。
更讽刺的是 , 它是因为保护人类而遭遇灭绝 。 用人类自己的话来说 , 这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
别让鲎成为冰冷的标本 , 而要让它成为海洋里鲜活的生命 。
推荐阅读
- 广东一水库开闸放水,一群人在河道里设栅栏抓鱼,网友:太疯狂了
- “自杀式交配”的袋鼩,死前疯狂交配到底是为了什么?
- 调戏不成疯狂围殴!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饭店老板和围观食客为何都无动于衷?
- 恐龙出现之前的地球怪兽,奇特的长相丝毫不逊于恐龙
- 地球已经经历过五次大灭绝,第六次大灭绝正在发生,人类会因此灭绝吗?
- 大妈手持粽子叶疯狂甩水,摊贩冷脸无奈等候,一旁大妈笑而不语
- 女子因孩子手表被弄坏,疯狂掌掴5岁女童:事后拒绝道歉
- 老人疯狂打砸儿子家大门,孙子一旁伤心大哭,只因儿子日子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