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是哪个民族的,土楼都有哪些分类

土楼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 , 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 , 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 。你知道土楼是哪个民族的建筑吗?接下来 , 赶紧和吧、小编一起到客家民居中了解吧 。
土楼是客家地区的建筑 ,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 , 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 。因此 , 土楼是汉族民系的建筑 。
土楼分类:
土楼分为长方形楼、正方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一字形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曲尺形楼、三合院式楼、走马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后向悬空 , 以柱支撑)、圆楼、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半月形楼、椭圆楼等30多种 ,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长方形楼、府第式方楼、一字形楼、圆楼等 。
圆楼
在旧时被当地人称为圆寨 , 至今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圆楼仍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圆寨 。圆楼的共同特点是: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 , 两边的建筑对称 , 这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同 。多环同心圆楼外高内低 , 楼中有楼 , 环环相套 , 祖堂设于楼中心 , 环与环之间以天井相隔 , 以廊道相通 , 而且廊道均与祖堂相连 , 只有一环的圆楼祖堂则设于正对楼大门的后侧厅堂(又称上厅) 。
圆楼的外环(主楼)呈圆形状 , 以厚实坚固的生土墙承重 , 其土墙依层次升高而逐渐减少厚度 , 底层厚1米多至2米 , 顶层厚0.4米至0.8米 , 楼层越高、直径越大的圆楼土墙也就越厚 。多环同心圆楼的第二环以内的墙体均用青砖或土坯砖砌成 , 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适应内部结构灵活多变的需要 , 同时也无需像外环那样突出防卫功能 , 何况其承重远比外环小 。楼内其他附属建筑如厨房、浴室等墙体也使用同类材料 。
【土楼是哪个民族的,土楼都有哪些分类】方楼
数量居各种类型土楼之冠 。从外观看 , 四周高墙耸立 , 四角规整 , 呈封闭式 , 防卫功能十分突出 。但仔细观察 , 我们可以发现 , 它们有的四周高度相等 , 更多的是前低后高 , 即后向比前向与两侧高 , 与两侧屋顶形成半层或一层楼高的错落 , 前者为悬山顶 , 后者为重檐歇山顶 。方形土楼除了大小各不相同之外 , 其内部布局、结构由于受楼主需求、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 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