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只有7秒的记忆吗? 金鱼的记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鱼成了记忆力低下的象征 。对鱼最大的误解是它的记忆只有7秒 。但实际上,当我们用眼睛看鱼的时候,它会用眼睛讲述它的一生 。
鱼的记忆真的只有7秒吗?
【鱼只有7秒的记忆吗? 金鱼的记忆】“在中国,鱼的记忆是七秒,而在国外,它的记忆只有三秒 。”这无疑是一个欺骗了全世界的大谣言 。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对金鱼的记忆进行了研究 。科学家用一个养了几条鱼的鱼缸进行实验,从一端发出类似闪电的光,然后对另一端的金鱼进行电击 。
经过不断的训练,金鱼适应了“见光即惊”的反应 。当它们形成条件反射时,会在看到另一道光时迅速逃到浴缸的另一边 。
这也说明金鱼记住了这个刺激周期,一个月后再次进行实验 。实验鱼苗都记住了“光=回避”的行为模式 。
当然,除了电击刺激,科学家也用食物来研究鱼的记忆 。而这个实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
当我们靠近观赏鱼塘时,鱼会快速游动,通过吐泡泡吸引路人,并试图获得食物 。
有个网友曾经说过,他一直喂家里养的小鱼 。当家里其他人靠近鱼缸时,鱼无动于衷,当他经过时,鱼就会蜂拥而至 。所以,鱼不仅有记忆,还会认人 。
况且鱼的记忆只有7秒,鱼的记忆会代代相传 。
不久前,新西兰奥塔哥的科学家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显示,斑马鱼的表观记忆是通过保存DNA甲基化而不断传递给下一代的 。换句话说,鱼的记忆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
具体来说,后代可以对几代前父母或祖先经历的事件和刺激做出反应 。虽然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但是你会记住,会对它们做出反应 。
这些记忆大多是父母为了尽快适应周围环境,帮助后代更好地生存而对环境条件,尤其是不利的环境因素做出的表观遗传修饰 。
一条鱼把它的生命藏在它的眼睛里 。
树木会在时间的变迁后留下一个又一个树轮,鱼会在经历后留下藏在鱼眼晶体里的“档案” 。
美国科学家正在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淡水鱼的眼球晶状体,并发现了这种鱼的生活史及其沿途的“食谱” 。
鱼的眼睛晶状体会根据鱼的寿命层层生长 。当新的一层生长时,它会记录鱼的栖息地的化学特征,并推断出它在每个栖息地的饮食 。这是鱼自己为我们保存的第一手日志 。
为了更好地研究鱼类的生长,研究人员像剥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出晶体,直到最后一个小球,这是鱼眼最初发育的核心部分 。之后,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追溯物种的起源和迁移模式 。
既然鱼的眼睛隐藏了过去,吃鱼的眼睛会对人的眼睛有帮助吗?
从小到大的饭桌上,大人都会说“多吃鱼”,食物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讲究 。比如吃鱼头补脑让你更聪明,吃鱼眼会让你眼睛更亮 。在这些神奇功效的驱动下,鱼一度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佳品” 。
但也有人提出鱼头含汞,甚至说鱼除了肉以外都被砒霜覆盖 。那么应该怎么吃呢?
虽然补脑或提高智商是伪命题,但智商一般与先天遗传和后天努力有关 。
为了了解这背后的真相,科学家们在江苏金坛聚集了541名9至11岁的中国学生作为样本,测量了他们的智力,并调查了他们在过去一个月里吃鱼的次数和睡眠质量 。
结果,每周至少吃两次鱼的孩子比那些有时吃鱼的孩子智商高3.3,比那些不吃鱼或吃得少的孩子智商平均高4.8 。此外,鱼类的摄入还可以改善孩子的智力问题,从而提高孩子的智商 。
吃鱼头是可以的,补充营养也是好事 。但是,吃鱼头真的很难说能变聪明 。中国人讲究“以形补形”,比如吃心补心,肾补肾 。
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以你选择一条养殖、捕捞、检验检疫有标识的鱼,就不用担心重金属的问题了 。
至于吃鱼眼提高视力,这个就更假了 。鱼眼睛的镜片和人类的不一样 。是人的球体,不能拉伸挤压 。再加上水中透明度差,鱼只能分辨1-2米的物体 。
在人身上,就是近视 。另外,鱼眼不好吃 。让我们多吃点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