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办公离我们有多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概念 ,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 ,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三维数字空间——“元界” 。 在这个空间中 , 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被模糊化 。
在百度百科上的释义 ,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 , 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 , 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
简单的来讲 , 元宇宙是一个整合多种新技术的虚拟世界 , 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AR、VR等数字技术的支持下 , 现实中的人可以以“数字化身”进入“元宇宙”这个世界 , 模拟现实中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 以及社交等 。
元宇宙在地产零售行业的落地
一种新事物 , 如果不能服务于大众 , 那么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有限的 。
如今 , 从理论到实践 , “元宇宙”概念开始加速在不同场景应用落地 。
例如:近期曝光案名的南京鼓楼创新广场配套商业——华开·IN BOX , 将打造近3万方的南京首个元宇宙主题商业街区 , 预计2022下半年项目整体开街;
位于深圳南山后海核心区的深圳后海汇 , 还未开业就推出了商业地产行业全国首个虚拟IP-异次元少女:想想Hilda , 并在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持续进行媒体传播 , 精准触达二次元年轻人群 。
深圳后海汇虚拟代言人:想想Hilda
以及 , 号称“首个线下‘元宇宙’主题商场”的北京BOM嘻番里 , 聚焦周边高校年轻客群 , 将二次元周边、三坑服饰、卡牌游戏、剧本杀等作为商场主业态 , 打造大型实景解谜“游戏场”;广州悦汇城上线的广州商圈首个大型AR实景应用AR Show , 游走于虚拟与现实的“元宇宙”购物体验 , 为商场聚集了大量人气 。
据相关报道了解到 , 为了备战此次618 , 淘宝内部已于数月前成立了元宇宙专项项目组 , 正连夜优化虚拟购物会场 , 进行针对购物和交互场景的探索 , 满足顾客实景“逛淘宝”的需求 。
淘宝表示 , 曝光的购物场景画面 , 是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沉浸式虚拟购物场景的技术探索 。 但是 , 目前“元宇宙购物”只在小范围内灰测 , 是否准时在618面世仍是未知数 。
此外 , 也有不少品牌如LVMH集团、国民护发品牌“100年润发”、国产彩妆品牌“花西子”等选择为自己量身定制虚拟代言人或邀请虚拟偶像代言 , 作为其涉足“元宇宙”领域的信号;再如 , OPPO携手艺术家Roubit , 推出Find N元宇宙奇旅数字藏品限定礼盒 。
当购物、生活被元宇宙逐步大范围覆盖时 , “元宇宙办公”还会远吗?
元宇宙办公有多远?
事实上 , 已有不少大公司都在加快布局元宇宙办公 。
早在2020年 , 苹果就收购虚拟会议公司Spaces以布局办公场景 。 Spaces不仅提供虚拟现实体验 , 还提供一种将员工的虚拟化身带入Zoom会议的方式 。 以及苹果公司即将发布的混合现实(MR)头戴式耳机 。 若是rOS操作系统能开发完成 , “rOS操作系统+MR产品” , 将为远程云办公带来一次飞跃式的体验 。
2021年9月 , Microsoft 的CEO Satya Nadella正式提出了“企业元宇宙”这一新概念 , 并提出一种愿景:也许未来的某一天 , 我们能通过佩戴VR设备来在和现实一模一样的工作环境中开会、打卡、和同事交流 , 办公楼的一角一隅都是我们熟悉的模样 。 在今年的微软开发者大会上 , 微软首次详细披露了公司在元宇宙的最新进展:在聊天软件Teams、B 端会议应用Mesh的应用 。
2021年10月 , Facebook更名为 Meta的背后 , 就是其创始人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社会意义的重视 , 即 , 允许大量员工异地办公 , 从而把人类的生产力从地理约束中解放出来 。 这也是Meta的元宇宙路线——让员工戴着MR头盔远程开会、协同、处理公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