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时期用什么玉?岫岩玉为主吗
红山文化,在红山地区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历史的古代文明遗址,这是中国华夏古代文明,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了 。其中玉器的使用和丧葬的礼仪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点 。那么红山文化时期用什么玉?岫岩玉为主吗?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 。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 。
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 。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着特征 。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 。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 。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
在东北地区出土这么多精美的齐全玉器,说明红山文化非常发达,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比较发达了 。红山文化出土了多种动物形态的玉器,还有几何图形的,玉人,兽面纹玉器,说明综合的大的天然玉器体系 。
红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质较多的是辽宁岫岩县细玉沟透闪石类的玉材,材料质地细密,硬度较高,色泽均匀 。玉的颜色有苍绿、青绿、青黄、黄色,也有玲珑剔透的碧玉和纯白色玉 。
辨别玉材的时代可靠性,是鉴别古玉的重要一环 。玉质的基本颜色也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色素离子对玉器所处环境条件产生不同反应;另一方面内在因素在外部条件下促成变化,基本颜色的变化也是年代的特征 。
造型有时代性 。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深厚、凝重,既概括洗炼,重点部位突出,又有不同于一般特征的神韵 。如红山玉器的动物造型,既生动,又拙朴、豪放 。现实仿制的红山动物玉器,只能做到形似,总体上拘谨、呆板、无生气,难以捕捉到原器物固有的神韵,很难模仿到那个时代的特征 。
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无玻璃光,表面光泽与玉的硬度及解玉砂颗粒的精细相关 。一般地说,玉质硬度高光泽强,磨砂痕轻,玉质软、石性重者光泽差;解玉砂颗粒匀细光泽强 。刚出土的红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层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泽,不同于现代的油蜡抛光技术 。
【红山文化时期用什么玉?岫岩玉为主吗】【结束语】红山文化遗址的细石器工具发达,细石器中的刮削器、石刃、石镞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艺精湛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大都是岫岩玉 。
推荐阅读
-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文化沟通的使者
- 文化详解: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 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 文化建筑详解:养心殿是谁住的地方
- 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四大名片告诉你
- 满族文化详解:八旗旗主的权利有哪些
- 大江南北的传统文化建筑有哪些特点
- 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河姆渡是母系社会吗
- 婚俗文化详解:离娘肉是什么
- 天下谁人不识君?巴蜀文化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