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宁的典故,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现在人们喜欢这样子说“你若负我,我定让你鸡犬不宁”究竟鸡犬不宁是什么意思呢?本期民间故事为你讲诉鸡犬不宁的典故 。
成语故事
有一个姓蒋的人,祖父和父亲在捕蛇的时候被蛇咬死了,但是他却继续捕蛇 。当柳宗元劝他不要在捕蛇的时候,这个人竟大哭起来,宁愿被设咬死,也不愿意放弃捕蛇 。
因为他必须靠捕蛇才能上缴官府的赋税 。姓蒋的捕蛇人还告诉柳宗元说,如果他要是捕到毒蛇,命运就会比他的乡邻好多了 。有的乡亲早已倾家荡产,食不裹腹了 。差役们到进村子里收税赋的时候,横冲直撞,粗声叫骂,大打出手,乡亲们胆战心惊,苦苦哀求 。这种场面连鸡狗都的不到安宁(鸡犬不宁),何况人呢!
【出处】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释义】宁:安宁 。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军队挠民
【相近词】鸡飞狗走、鸡狗不宁
【鸡犬不宁的典故,是用来形容什么的】【相反词】鸡犬不惊
推荐阅读
- 至死不渝爱的伤感签名 青M座,有l能懂咱的寂寞
- 形容夫妻关系的举案齐眉的典故
- 静谧西湖的传说——花港观鱼的故事
- 关于汉字的笑话故事,看汉字造就的笑话
- 红黄黑三色为主的高山族服饰图片
- 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传说故事
- 中山狼的故事,中山狼讲的是什么道理
- 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 禅让是什么意思,在汉族历史上的影响
-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